•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糧食連年豐收生產能力穩居百億公斤水平


    時間:2012-07-12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省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特別是2011年,創造歷史最高水平,總產量達119.3億公斤,再次登上了110億公斤臺階。今年全省糧食生產又迎來開門紅,夏糧收獲面積1048.7萬畝,單產、總產均有望實現新突破。而玉米等秋糧作物則苗全苗壯,長勢良好,播種面積達3295.4萬畝,較上年增加28.2萬畝,這更讓我們看到了全年糧食再奪豐收的希望。

      倉廩實則天下安,穩定和發展糧食生產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說,近幾年我省對糧食生產年年有政策,年年有扶持。2009年以來,我省每年都會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至今年已經累計50項。其中直接扶持糧食生產的就不下10項,玉米差價補貼、薯類良種、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鹽堿地改造、高標準農田補貼、玉米豐產方補貼……這為我省糧食連年豐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扶持政策穩定了糧食面積,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業科技則為糧食連年豐收提供了重要支撐。我省十年九旱,立地條件并不優越,耕地一半以上是旱地,科技綜合應用是糧食增產必由之路。我省在2006年-2010年實施了 “2000萬畝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工程”。5年共建設工程田2031.77萬畝,涉及鄉鎮2776個、行政村2萬多個、直接增產糧食9.84億公斤,近400萬農戶受益,項目區農民年平均增收197元。我省另一項糧食生產科技綜合應用工程是2008年啟動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目前,全省已建成萬畝以上高產示范片區200多個,面積300多萬畝。這些示范片區通過地膜覆蓋、良種推廣、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等技術,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特別是對周邊糧食生產帶動作用極大。

     持續不斷的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廣,已經讓我省糧食生產從原來的靠天吃飯逐漸向現代化、集約化、穩定化發展。在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中,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糧食總產量均超過100億公斤。這標志著我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已經穩定在100億公斤的水平。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