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事業單位全面實行凡進必考


    時間:2012-05-17





      為期三年的公開招聘試點結束 招聘公告要在相關單位門戶網站免費向社會發布

      分類組織招聘、考試綜合成績設置最低合格分數線、面試成績當天公布……5月16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召開全省深化事業單位人事  制度改革工作視頻會議。會議透露,我省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將全面實行公開招聘,凡進必考。這意味著為期三年的公開招聘試點工作結束。今后,除特殊安置等情況外,事業單位崗位空缺后必須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組織招考,選錄人員。

      A 公開招聘將分類組織進行

      此次會議明確,我省事業單位(不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和企業化管理單位)的新進人員,除國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及涉密崗位等確需使用其他方法選拔任用人員外,將在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相關規定全面實行公開招聘。

      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統一的公開招聘制度下,我省將根據事業單位的行業、專業特點,按照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不同要求,分類組織招聘。“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方案經組織、人社部門核準備案后方可組織實施。全額、差額事業單位在主管部門指導下組織招聘。組織、人社部門、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統一組織公開招聘。”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自收自支、經費完全自理的事業單位,由主管部門組織招聘,也可在主管部門指導下自主組織招聘。”

      此外,急需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特殊緊缺專業人才,經市級以上組織、人社部門同意,可以采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

      B招聘報名現場、網上都行

      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規定,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社部門是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政策  制定、業務指導、核準備案和監督檢查等。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負責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審核指導、組織協調、具體實施和監督管理等。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方案經組織、人社部門核準備案后,將在核準備案部門、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的門戶網站免費向社會發布招聘公告。

      對于想要報考事業單位的人員而言,可多關注相應的組織、人社部門官方網站。公告發布時間距離報名截止時間將不少于7個工作日。

      招聘可采用現場報名、網上報名等方式。其中,現場報名時間不少于1個工作日,網上報名時間不少于3個工作日。

      C 面試成績應于當天公布

      根據規定,公開招聘一般采取考試、考核相結合的方法。

      由于事業單位崗位差異大、專業特點強,具體招聘時,將按照“干什么,考什么”“以用為本”的原則進行考試,力爭實現人崗相適。考試可采取筆試、面試、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等多種方式。
      
      “考試綜合成績將設置最低合格分數線,面試沒有形成競爭的崗位,面試成績應設置最低合格分數線。”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面試考官中招聘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的考官人數不得超一半。面試成績應于當天公布。

      另外,事業單位招聘體檢標準參照錄用公務員的通用體檢標準執行。經規定程序確定人選后,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確立人事關系。

      D 3年來全省事業單位已公開招聘3.4萬余人

      我省是事業單位改革的試點省份。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健介紹,早在2009年我省就開始在教育、衛生、文化等16個行業部門實行新進人員公開招聘試點。

      3年來,全省共有近57萬人次報名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共招聘各類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3.4萬余人,極大改善了人才隊伍結構,提升了人才隊伍素質,增強了事業單位活力。招聘的3.4萬余人中,專業技術人員占80%以上,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占85%以上,碩士學位以上人員近20%,“985”“211”等重點院校畢業生占10%以上。

      E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今年實現全覆蓋

      張健介紹:“我省事業單位聘用制度由點到面全面推開,全省聘用合同簽訂率達到90%,初步實現了事業單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行政管理向契約化管理的轉變,較好地調動了事業單位管理者與工作人員兩方面的積極性。”

      此外,我省已有92%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通過核準,為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省績效工資制度全面推行,有效調節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公務員收入差距大的問題,進一步規范了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秩序,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省人社廳負責人表示,全省事業單位嚴格禁止以各種名義規避公開招聘規定的進人行為,確保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2012年在我省實現全覆蓋。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