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停車難問題,省城近期將在北大街、濱河東路、南中環街、建設路等35條道路上規劃建設停車位,同時引入停車誘導系統。4月12日起開始公示的《太原市城市靜態交通專項規劃》提出了這一設想。
停車難影響生活質量
如今,“停車難”已成為困擾各個城市的一大難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機動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停車問題日趨嚴重,太原市也不例外,停車資源的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
行進在省城的大街小巷、社區單位,隨處都可看到因沒有車位可停而發生的違章停車現象。與之伴隨的還有諸如部分建筑停車配建嚴重不足、停車收費標準不科學、管理技術落后、部分車庫被挪作他用等問題。停車難不僅影響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也降低了城市運行的效率和效益,進而影響到了城市的活力,制約著城市的發展,最終影響到了市民的生活質量。為此,太原市交通管理部門、市規劃部門共同委托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太原市城市靜態交通專項規劃》,把停車設施建設正式列入城市建設規劃統籌考慮。
引入并建立停車誘導系統
據太原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規劃范圍為太原市中心城區,規劃年限近期到2015年,遠期到2020年。
根據規劃,在靜態交通需求管理戰略方面,將通過提高停車收費標準和實行區域擁擠收費來抑制停車需求;加強對停車場的管理力度,通過停車資源共享、錯峰使用停車場等手段,進一步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覆蓋面,建立發達、快速、便捷、舒適的公交服務系統,引導出行者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還要通過逐步建立停車誘導系統,調節停車需求分布,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及服務水平。”據介紹,停車誘導系統是指通過智能探測技術,實時提供停車場的位置、車位數、空滿狀態等信息,指引駕駛員便捷停車的智能系統。它對于提高停車設施的使用率、減少由于尋找停車場而產生的道路交通、減少為了停車造成的等待時間、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將在35條路上建停車位
根據預測結果,在太原市城區,合理的停車格局應是以配建停車位為主體、以公共路外停車為輔、以路內停車為必要補充。
為此,將加強建筑物停車配建指標規定的執行力度;積極推行配建泊位政策,培育停車市場的形成;鼓勵增配停車泊位,并對外開放;對個別建筑開展專門的停車需求分析,指導配建停車位的合理設置。對于公共路外停車場,則推行降低停車場建設和運營成本、健全停車收費機制等措施,刺激公共停車場的建設。
規劃提出,近期將在新建北路、解放路、五一路、北大街、南中環街、建設路等35條道路上規劃建設停車位,道路總長為89652米。到2015年,公共停車設施規模將達20003泊。
來源:太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