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工程帶給市民幸福感上升


    時間:2012-03-19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民生政府,提高市民幸福指數”。近日,由國家統計局、中央電視臺等組成的權威調查機構公布調查結果,太原幸福指數首次進入全國前三,名列第二。在今年的全市經濟工作會上,市委、市政府再次重申加快和改善民生,提出了建設“幸福家庭”的目標。這是對“幸福城市”建設的全面深化,也是鞏固幸福城市建設成果的有效措施。可以相信,2012年,太原在“幸福城市”建設的道路上會走得更扎實。

    幸福看點一新增就業人數9.5萬人

    今年我市要深化和鞏固“幸福城市”建設成果,啟動“幸福家庭”建設。建設“幸福家庭”,讓人們生活得更幸福,不僅要完善基礎設施,還要切實解決影響家庭幸福的就業、住房、入學、看病等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提高城市整體的幸福指數,必須重點解決就業問題,提高社會弱勢群體的幸福感。今年我市將推進創業型城市建設,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提高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率。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要達到9.5萬人,幫助就業困難群體1.06萬人解決就業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救助體系,健全臨時救助制度。

    幸福看點二新建開工保障性住房4萬套

    社會保障體系是否完善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今年我市繼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一卡多用,全省通用”。

    繼續實施“居者有其屋”制度,繼續落實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在抑制房價合理回歸的基礎上,大力度建設保障性住房。去年開工的保障性住房要盡快竣工,今年繼續新建開工保障性住房4萬套。

    幸福看點三“百校興學”與“百院興醫”

    今年我市要繼續實施“百校興學”工程,新建、改建、擴建50所學校、30所公辦幼兒園。硬件設施要硬,軟件設施也要跟得上,“百校興學”重點要從校舍建設逐步轉移到改善教育教學設施上來。大力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今年100所學校要達到省定標準。啟動太原大學專升本工作。推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新建10個實訓場所。

    抓好“百院興醫”一期工程,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市二院和殘疾人托養中心建設,完成4所市級醫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2所縣級醫院建設項目及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項目,年底前投入使用。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達標率要達到95%以上。完善社區全民健身設施,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新建公廁100座,改造60座,開放單位公廁100個。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

    幸福看點四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和乘車難等問題,創建國家“公交都市”。今年我市要加大投入,新增加公交車輛600臺,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豐富公交線路,提高行駛速度,增加運營里程,縮短候車時間,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讓公共交通成為市民出行的第一選擇。

    幸福看點五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大幅度提升城鄉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城鄉清潔工程”,打造一批精品片區,實現城鄉面貌大變樣。在供水、供氣、供熱及道橋、照明等市政公用設施管養運行方面,推廣數字化管理,加強數字城管、法治城管、服務城管、和諧城管建設。加快“氣化太原”步伐,提高城市燃氣普及率。全部完成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任務,全面實現農村新的“五個全覆蓋”,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

    加快集中供熱三年“全覆蓋”步伐,啟動2012年冬季燃煤污染整治行動計劃,實施百村萬戶綠色供熱工程,年內集中供熱擴網2000萬平方米以上,市區分散采暖鍋爐、城中村土小采暖鍋爐原煤散燒總量大幅減少,污染大幅削減。嚴格控制揚塵污染,強化機動車尾氣監測管理,市區良好天氣率達到82.2%以上,繼續向國家二級標準沖刺。加快“綠化太原”建設,以東、西山為重點,加快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建設。

    幸福看點六社會管理創新

    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等方面推出新舉措。完善價格調控政策和應對市場價格異動預案,嚴肅查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加強重要商品特別是生活必需品的產運銷銜接,支持蔬菜流通體系建設,降低流通費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市鄉鎮文化站建設年底全部完成,縣級文化館、圖書館達到國家標準。繼續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

    來源:太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