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模式何時能出爐?


    時間:2012-03-16





    上網、打電話、看電視……每戶居民家里都布滿了電話線、有線電視閉路線、寬帶線等線路。而在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干部學院廣播電視網絡技術教研室主任王偉看來,每戶家庭只要有一根光纖入戶,就能夠實現以上各種功能。

    一根光纖入戶、用戶享受三網融合業務在技術上并無難點,但圍繞這一根“線”,各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已經爭論了13年。今年1月份,太原成為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一,讓關注三網融合的企業、專家、用戶對未來充滿遐想。對于太原來說,當務之急是探索出三網融合的發展模式。

    一根光纖入戶

    2月4日,太原供電分公司、太原有線、太原聯通簽署了《智能用電小區多網融合協作協議》。根據該協議,太原萬達廣場和山水庭院兩個小區將實現一根光纖入戶,用戶同時享受打電話、看電視、上網、用電等需求。在不少專家學者看來,這是三網融合的新嘗試。

    “三方合作模式是用戶家里只進太原供電分公司的一根光纖,太原聯通和太原有線提供的打電話、上網、看電視服務通過電力光纖實現。”3月12日,太原供電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合作,三家企業不僅降低了建設成本、人力成本,也解決了重復投資的問題。

    “一根光纖入戶可以減少很多成本,理論上,有線電視初裝費、寬帶初裝費、電話初裝費都可以節省下來。而且家里的布線也簡單了,裝修時墻上可以少打幾個眼。”業主王先生說。據記者了解,對于用戶應該繳納的初裝費,太原供電分公司、太原有線、太原聯通還沒有具體協商,但相關人士講,由于各類成本降低,用戶花費肯定會減少。

    作為研究三網融合的學者,王偉一直關注著我省三網融合的進展。按照他對三網融合的設想:為了避免電信部門和廣電部門之間的體制不順、利益糾葛,并綜合考慮壟斷和重復建設等問題,可由獨立的第三方單位提供接入服務,兩大部門的有線電視、互聯網、電話業務通過第三方光纖實現。太原供電分公司、太原有線、太原聯通的合作模式印證了他的想法。

    “廣電部門掌握著電視節目播控權,電信部門掌握著互聯網出口,雙方互不相讓,這才是矛盾的癥結。”這兩個小區一根線入戶是個好事情,卻不是真正的三網融合,兩大部門只是利用“這一根線”實現物理網合一,實際還是各搞各的。調查中,相關電信企業工作人員講,三網融合是指通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在演進過程中,功能趨于一致、業務趨于相同。不僅僅是物理網的合一,更是業務的融合,是在物理網合一的基礎上,手機可以看電視、上網;電腦可以打電話、看電視;電視可以上網、打電話。我省通信行業一位專家講,這兩個小區只是做到了物理網的合一,由于體制、利益等方面的原因,業務上短期內不會融合。

    兩個行業博弈

    在太原被列為試點之前,廣電行業和通信行業的爭斗多次上演。“IPTV又被剪掉了,這已經是第二次被剪了。”2010年9月13日,家住太原市東太堡附近的趙先生向本報反映。“我感覺IPTV挺好的,一年120元 (太原有線每年費用為276元),信號穩定、內容和節目也不少。”許多安裝IPTV的用戶說,太原移動提供的IPTV可以收看直播節目、可以點播節目,還可以回放電視節目。

    但太原有線“剪線”是有依據的。

    IPTV是目前三網融合較好的一種實現形式,可經營IPTV需要“IPTV牌照”(《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中國移動不具有“IPTV牌照”,因此,太原移動是沒有經營IPTV權限的。當時,太原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部副總指揮梁育亮講,只有7家公司取得了“IPTV牌照”,包括上海文廣、央視等,“剪線”是太原廣播電視安全指揮部門按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和國家廣電總局的有關要求進行的清查行動。“IPTV基于互聯網傳播,與國家網絡信息安全息息相關,沒有廣電部門的監管,電信部門不能經營。”

    移動未取得牌照而經營IPTV是違規的,但有一點卻值得思考,太原移動的節目源來自哪里?無疑還是來自廣電部門的授權。業內人士分析,節目源的途徑有很多,以我省為例,太原移動可以從除太原有線以外的其他地市廣電部門取得。3月14日,太原移動客服告訴記者,目前,太原移動已經停辦IPTV業務,已辦該業務的用戶還可以繼續使用。對此,有一點可以確認,即太原有線默認了太原移動已經發展的IPTV業務。

    “說穿了,這是一場圍繞節目播控權進行的爭斗。”我省通信業一位專家講,三網融合的目的是打破壟斷,廣電部門可以經營互聯網、通信業務,電信部門可在監管下經營電視節目。但實際的情況是,電信部門遠比廣電部門經濟實力雄厚,如果電信部門得到節目播控權,廣電可能會更弱,反而加劇壟斷。

    不僅經濟實力懸殊,廣電部門在體制、網絡方面也有短期難以克服的弱點。從體制上看,省、市、縣各級廣電部門都相互獨立,對相應級別的政府部門負責,難以形成一個拳頭說話的力量。從網絡上看,由于各級廣電部門相互獨立,我省形成了100多張各自獨立的廣播電視網,省廣電并沒有對各縣廣播電視網的控制權。

    “廣電的核心資源是節目播控權,廣電的看家本領是視音頻業務,這兩個東西是電信部門做不到的。”采訪中,廣電行業一位專家認為,廣電部門與電信部門相比,既有劣勢也有優勢,雙方的博弈將會持續進行。

    三屏融合加快

    手機和電腦已實現三屏融合 (在同一個屏幕上打電話、上網、看電視),就剩下電視的參與了,這種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因此,雖然壁壘森嚴,但廣電和通信兩個行業在爭論的同時,還是不斷給對方伸出橄欖枝尋求合作。

    2011年9月和2012年1月,山西省廣播電視臺分別與山西聯通、山西移動簽署了推進三網融合業務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山西省廣播電視臺與山西移動的協議內容,山西省廣播電視臺為三網融合業務提供全省性時政新聞、專題節目等內容,山西移動負責市場推廣。在仔細研究協議時,記者發現,協議里并沒有提及核心的問題——雙方合作時,使用誰家的網絡。業內人士分析,這兩個協議的簽署邁出了三網融合重要的一步,真正三網融合的時間點應該在廣電完成網絡整合之后。

    兩大部門都不想錯過三網融合這一機會,只是電信部門希望快一點,廣電部門希望慢一點。電信部門希望快一點是因為萬事俱備、只欠節目播控權;廣電部門希望慢一點,是希望建立一張能夠和電信部門相匹敵的大網。

    目前,山西廣電正在以最大的力度緊鑼密鼓地進行網絡整合、升級、改造。第一步,通過整合,目前全省廣播電視網正在形成垂直管理、全省“一張網”的格局。第二步,今年開始,全省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全面建設,廣播電視網用戶雙向寬帶改造要達到100萬戶,并在全省全面推廣三網融合的全業務。由于走的是互聯網通道,手機、電腦的傳播特點是雙向的、交互式的,而電視目前是不能雙向交流的,這就是廣播電視網進行網絡雙向改造的原因,改造后的廣播電視網也將成為真正的互聯網。

    但整合的難度很大。雖然全省“一張網”的格局正在形成,但山西廣電體制、資產歸屬等方面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另外,由于原有100多張廣電網由地方政府建設,目前雖然已經基本形成“一張網”的合力,但各地的標準不一、方案不一、協議不一、機頂盒不一,還存在互聯互通的障礙。

    電腦有鍵盤、鼠標,手機有觸摸屏、鍵盤,實現三屏融合相對容易;而電視只有遙控器,遙控器復雜了不便于操作,簡單了功能難以實現。在談到未來電視的三屏融合時,王偉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一是研發相對容易操作的電視操作系統;二是將機頂盒變成服務器(相當于電腦的主機),可以存儲;三是將功能強大的機頂盒內置到電視中。這些都將促進相關產業的誕生和發展。

    四大企業競爭

    從1999年開始,三網融合先后被列入“九五”、“十五”計劃和“十一五”規劃,經歷了“廣電和電信業務不準相互進入”到“鼓勵相互進入”的階段。在探索中,各地涌現出了很多相對成功的模式,有深圳模式、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山西模式等。采訪過程中,來自兩大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表達了一個類似的觀點,目前太原已經成為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借鑒以前的經驗、探索和形成“太原模式”是當務之急。在分析國內這些成功模式之后,許多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最佳的途徑是形成廣電、移動、聯通、電信四家企業全業務經營的格局。

    上海模式是廣電和電信合資成立子公司來運營,這種模式結構簡單、分工明確。但在采訪中,我省電信行業和廣電行業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不具備可復制性。通信行業一位專家認為,首先,上海兩家合作企業從用戶數、實力上旗鼓相當,我省情況則不同,廣電部門還未完成網絡的整合、改造、升級;其次,由于電信企業都是上市公司,合資成立子公司存在法律、股東利益等方面的復雜因素。最重要的一點是,成立子公司對合作雙方有利,具有排他性,容易形成新的壟斷。

    杭州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卻不具備可復制性。杭州華數集團雖然屬于廣電行業,卻擁有杭州IP數據城域網和廣播電視有線網兩張物理網絡,事實上不存在廣電與電信相互進入的難點。

    在盤點國內這些成功模式時,記者發現一些特點:一是多數以廣電行業為主在進行三網融合;二是多數都在沿海及南方發達城市。我省廣電和電信方面的專家說,這與南方整體經濟環境有關、與廣電部門發展水平較高有關,原因是這些試點地區完成了電視廣播網的雙向改造,具備和電信企業一樣的互聯網傳輸水平。但我省的情況則正好相反,廣電遠未完成基礎的網絡改造。

    在三網融合的各種模式中,山西模式最為特殊,是以山西移動為主在農村進行的。2009年,記者在中陽縣采訪時見證了一根光纖入戶,農戶通過電視機上網的事實。但山西省通信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實際效果上看,山西模式解決了偏遠農村看電視難、上網難、打電話難的問題,給農民帶來了好處;但客觀地說,并沒有解決兩個行業融合的核心矛盾。而且太原市的情況要比農村復雜很多,借鑒意義不大。

    從以上分析可知,國內已有的模式,不管是以廣電部門為主還是以電信部門為主,都不適合太原試點三網融合。各種模式都有各種模式形成的原因,由于經濟環境、用戶資源、企業實力、發展層次等方面的差異,太原必須產生新的模式。采訪中,一位廣電行業學者和一個電信行業專家表達了相似觀點:排除復制以上模式的可能性后,太原試點三網融合可以在廣電和電信相互進入的前提下,形成廣電、移動、聯通、電信全業務競爭的格局,在競爭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太原模式。

    另外,太原被列為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后,我省成立了以山西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牽頭,山西省廣電局、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兩個行業監管部門協助,廣電、移動、聯通、電信參與的機制。業內人士分析,省經信委代表的是省政府,以政府牽頭來做三網融合能夠有效解決兩大行業的利益沖突,是建立太原模式的保障。

    來源:太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