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晉陽新城” 助推太原旅游產業


    時間:2012-03-07





    上周的一次例會,大同煤鑫旅行社的經理姜雷給員工布置了一道“難題”——如何做好省內游。之所以稱之為“難題”,因為一直以來做省內短線既累又不掙錢,但又不可不做。

    由于姜雷所在旅行社的總部在大同,太原似乎成了他的中轉地,也是山西游的起步之路。但至今在他接待過的游客中,知太原者只知晉祠,游太原者只游晉祠。

    然而就在這座省會城市,姜雷不光在一些資料上看到過,也曾走訪過遍布在這里的大大小小許多景點,在他的印象中,光晉源區即有十六景。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年來,太原的旅游景點一直是單打獨斗,并未形成規模化聯動發展。

    不過,隨著太原市開始開發晉陽湖片區,未來這座“新城”勢必會推動區域文化及旅游發展,屆時,太原市“一心、兩帶、四區”的大旅游格局將順勢崛起。

    旅游資源豐富未形成連片發展

    在姜雷看來,太原市旅游發展受阻有多種因素,他不愿太多舉例,只是提供了一份“2011年國內旅游抽樣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來太原市的國內游客中,多以休閑、觀光、度假為主。

    “2011年,太原市全年接待海外游客、外匯收入、接待國內游客、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收入均呈現大幅增長。接待國內游客人數和國內旅游收入增速由2010年的9.28%和17.81%提高到2011年的21.69%和20.19%,創下近幾年來的新高。”姜雷說,雖然這種提升可喜,但從旅游的平均游覽景點看,個數僅為1.2個。也就是說,旅游景點并未接待多少游客。

    但在太原市,目前已有8個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而在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晉源區,著名的十六景內,除晉祠、天龍山、晉陽湖、龍山、古晉陽城遺址、蒙山大佛等著名景點外,還有鮮為人知的南山、七苦山、太山、明秀寺、北極宮、古太原縣城、阿育王塔、康莊生態園等新景點。

    如若不是有詳細的景區一覽圖,去過晉源區無數次的太原市民張默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僅僅知道晉源區旅游景點的 “皮毛”。“以前根本不了解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早162年;古晉陽阿育王塔是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明秀寺里有精美絕倫的‘三世佛’彩塑及壁畫藝術;更不知晉陽湖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湖,‘可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張默感慨地說。

    太原人都如此,可想外界人就更不知道了,就連一些導游也有點記不清楚。“記得我學導游專業那陣子,還專門看過太原的旅游分布,也曾了解過一些著名景點,但無奈時間一長,就全部遺忘了。”導游白鳳龍笑著說,只有常去的景區講解起來才流暢有趣。而在她的導游生涯中,帶團去過的太原景點中,能數得著的也就晉祠、天龍山那么幾個。

    “線路不好,沒形成連片旅游,這是制約太原旅游發展的關鍵。”姜雷說,而今隨著太原市城市配套設施的逐漸提升,硬件設施已然能滿足游客需要,但一些景區的多頭管理,周邊環境的惡劣,以及宣傳、策劃、包裝的不足,讓太原旅游業難以發展。雖然每年太原旅游收入也有進賬,但靠的是周邊平遙、喬家大院等火爆景點“散發的余熱”,使2011年在該市的過夜旅游者人均停留提升為兩夜。

    借助“晉陽新城”推動晉源旅游業

    2012年2月20日,太原晉陽湖區建設啟動暨 “一湖三河四路”建設工程開工儀式舉行,晉陽湖區整體建設改造全面拉開序幕。在太原市晉陽湖區建設指揮部提供的《晉陽湖總體規劃城市設計方案》中,三大主題定位之一的“游”,提出了結合晉陽古城、晉祠、趙簡子墓等歷史遺跡打造區域級歷史文化景區,這讓太原市靈邱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貴虎讀出了其中的“奧妙”。

    如此遠景,讓李貴虎看到了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店頭村未來的希望。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利好的契機,晉源區憑借晉陽湖改造、開發的機遇,將有助于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區域文化及旅游發展。

    從2007年開發店頭村以來,作為店頭村掌舵人的李貴虎,一直想把其打造成晉源區旅游的龍頭、太原市旅游的精品。店頭村的旅游開發被市、區兩級政府看好,并且納入了西山綜合治理項目。與此同時,店頭村逐漸受到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注。

    但截至目前,店頭村的旅游開發一直是靠民間資本和民間力量推動進行,并沒有政府力量的介入。迫在眉睫的工作是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但這是一筆龐大的費用,僅靠李貴虎以及村民自籌資金顯然力不從心,他們很希望獲得政府旅游開發方面的資金支持,

    晉源區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區里現正在開發或已經規劃立項的景點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僅蒙山景區開發就花了3個多億,而今門票收入僅夠維持日常開銷,其他相關產業此時并未凸顯出其價值,估計在短期內,對像店頭村這樣景區的資金支持“力不從心”。

    不過李貴虎并未灰心,為了更好地將這些歷史遺存加以保護并傳承,今年年初,他請太原市城鄉規劃局編制了《店頭古村落保護規劃方案》,并報太原市規劃局進行審批,這在太原尚屬首次。

    晉源區新聞中心主任楊潤德認為,店頭村背依蒙山,南臨天龍山、龍山景區,東距晉陽古城遺址和古太原縣城2公里,東南距晉祠風景名勝區10公里,北毗鄰蒙山景區,這種區位優勢相對獨特。

    “晉陽古城遺址開發已獲得國家文物局的批準,一些規劃方案也將陸續浮出水面。而今面臨的問題是,與其緊鄰的古太原縣城如何開發,是連片還是單獨?到目前還不得而知。”楊潤德說:“如果把國家歷史文化遺址晉陽古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街古太原縣城,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店頭村連片開發,整體打造,那將會形成一個大型旅游區,屆時,借助‘晉陽新城’,會大大推動晉源區旅游大發展,并帶動‘新城’相關產業增長。”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雖然晉源區“村村有廟,山山有寺”,有大量的旅游資源,但卻存在著多頭管理的瓶頸,以至于在晉源區很難找到一份有關旅游發展的長遠規劃。對此,晉源區旅游局局長楊秀生無奈地說,有些景區屬于國家級的文物,有些景區屬于省、市,還有的涉及園林等多個部門。這些景區雖在晉源區,但在規劃方面卻由不得地方,只有等太原市大旅游框架敲定,地方脈絡自然清晰。

    一座南部新城拉動太原大旅游

    其實這些年來,太原市何嘗不在為破解旅游發展這一難題而努力。從太原市旅游局編制的《太原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0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不難看出,一個“一心、兩帶、四區”的大旅游格局即將崛起。

    在已規劃成熟的太原市旅游業“十年發展藍圖”中,“一心”即以晉源區所在的唐風晉韻龍脈風景區為核心的觀光區域,它將是太原市國內外觀光游客最為集中、旅游景點分布最為密集且品位最高所在,也將是整個太原市“唐風晉韻、錦繡龍城”品牌的核心載體之一。未來,晉源區作為太原市觀光旅游拳頭產品和品牌,將帶動整個太原市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厚重而獨特的旅游資源使這一地區成為太原市旅游開發的重點區。

    太原市旅游局規劃處處長黃建宏說,《規劃》明確定位了晉源區作為太原旅游產業“核心”的市場定位與思路:唐風晉韻龍脈觀光中心的主要服務客群定位為國內國際市場,景區的綜合服務設施體系將進行整體開發和系統配套,設施檔次建議覆蓋高中低端,滿足各類客群的觀光游覽需求。

    事實上,太原西山一帶資源雖多,但由于開發程度參差不齊,區域內旅游基礎設施滯后,使得景區發展不能同步。因此有關部門建議,晉源區的旅游開發將是一場“持久戰”。

    黃建宏說,除開發“唐風晉韻龍脈風景區”核心景區之外,可以同時考慮古太原縣城、晉陽湖、“四山”(天龍山、龍山、蒙山、太山)等資源的深度開發。屆時,整個核心景區晉祠、天龍山、龍山、蒙山、太山等六大景點串珠成線,以晉祠為頭,綿延的“四山”為身,中間腹地的晉陽古城遺址為尾,形成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線、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的大型歷史文化景區。

    作為南部新區重點發展區之一的晉陽湖片區,在旅游資源方面,晉陽湖片區東臨汾河生態走廊、西連西山風景區、南接晉祠等著名文物古跡景點、北靠新建成的長風文化商務區。“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發展戰略,晉陽湖地區分布著類型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憑借其開發的機遇將有助于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區域文化及旅游連片發展。”黃建宏認為,晉源區集中太原優質旅游資源,打造重量級品牌景區。在旅游資源開發建設的同時,不僅直接帶動旅游經濟走向一個高度,而且引導休閑觀光農業和“農家樂”,鼓勵和拉動農副產業向旅游商品經營過渡,幫助農民轉產就業。

    來源:太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