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西各項經濟指標全面飄紅: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財政收入超過20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達15%左右,創近十年來最大增幅。
去年,山西經濟發展數據令人振奮:固定資產投資新增超千億元,鐵路和公路建設完成投資分列國內第一和第三位;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由2家增加到7家;五大煤礦集團非煤產業比重達到55%;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620億元,同比翻番。
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立一年來,三晉大地涌起轉型跨越的春潮。這個自新中國建立前就挑起全國煤炭供應重擔的資源型省份,經濟結構、發展方式和干部群眾的精神狀態正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發展之變:夯實基礎設施,注重產業轉型,以“再造一個新山西”為目標走出資源型經濟轉型之路
曾經有人形容山西的經濟主體是“挖煤、運煤、賣煤”。長期以來,山西支援了全國的經濟發展,但畸重而單一的經濟結構,使自身陷于發展大起大落、礦難頻發、環境污染的困境。
2010年,國務院批準成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使山西有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山西提出,以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為總體戰略,在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建設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率先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
由此,構筑發展新高地的戰役首先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打響。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稱,基礎設施不足的困擾日益突出。承東啟西,能源外運,都需要山西構建多功能的立體交通網絡。去年,連接陜晉冀的忻保高速公路通車,“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第四橫全線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4000公里,居全國第七。大西鐵路客運專線、中南部出海鐵路大通道等緊鑼密鼓推進。全省4個運營機場有3個正在或已完成改擴建,呂梁、臨汾、五臺山機場已開工建設。
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圓滿收官,煤炭產業實現華麗轉身。全年原煤產量8.7億噸,創歷史新高,上繳稅費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45%。山西煤炭產業依托循環經濟模式初步形成了肥、醇、炔、苯、焦油為主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鏈。
去年,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煤層氣綜合利用等十大產業技術開始在山西落地。全省非煤產業投資增長40%,新興產業投資增長57%。
安全之變:改“社會之痛”為轉型跨越的保障,把“負面標簽”變為山西的新亮點
去年,山西率先完成煤炭資源整合,告別“小煤窯”挺進“大礦時代”,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同比下降55.4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
23歲的太原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趙新宇參加了忻州煤銷公司煤礦一線崗位的競聘。他從千余名報名的大學生中脫穎而出,將成為新一代礦工。如今,大學生爭當礦工的底氣和勇氣,來源于煤炭產業水平的提升和安全管理的加強。今后,山西所有煤礦將變“招工為招生”,想當“采煤黑小伙”,必須先成“秀才郎”。
2011年,山西國有重點煤礦集團科研經費達90億元,全省煤礦4年提取安全生產費用460億元。全省煤礦配齊了“五大員”,非煤礦山配齊了“六大員”,組成了安全監察“五人小組”。
如今,“安全發展”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去年省政府召開的第一個會議是安全生產會議,政府一號文件即對安全生產工作作了部署,并由省長擔任省安委會主任。在全省的綜合目標大考核中,安全生產單獨考核、分值最高。
干部之變:產業轉型要靠干部落實,安全生產要靠干部貫徹,樹立優良的干部作風是實現轉型跨越的保證
2011年2月10日至13日,春節長假后第二天,全省各地、各單位100多名“一把手”級別的領導干部齊聚省委黨校,參加了轉型綜改試驗區研討班。干部們認真聽取了省領導作的綜改試驗區專題輔導報告。不少干部感嘆,這在山西省多少年來還是第一次。
大戰前破釜沉舟,競賽時一鼓作氣。
研討班在“為什么轉型、向哪里轉型、怎么轉型”等重大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堅定了“再造一個新山西”的信心和決心。
干部干不干,要靠“頭羊帶”。在“全省轉型跨越大觀摩”中,山西省主要領導歷時14天,行程6000公里,察看了151個項目。白天觀摩,晚上點評,沒有拖沓冗長的會議和發言,只有緊張的工作節奏。
在領導的帶動下,2011年成為山西各級干部的“下鄉年”。全省共有6000余名科級以上干部每人包一個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貧困村,任務是找出發展路子,實現5年收入翻番。7萬多名機關黨員干部住村6.5萬天,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太行呂梁,汾水兩岸,干部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鄉村田野、農家炕頭。
去年底,山西再次掀起治療干部“懶政”的風暴。一個月內,全省共查處上班時間遲到早退、玩游戲、吃拿卡要、參與賭博等典型案件367起,共處分540名干部,責任追究294名干部。
龍年伊始,山西省委省政府做了三件事:正月初八,召開了全省轉型綜改試驗區先行先試視頻會議,提出了產業轉型、企業發展、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等工作任務。次日,省委省政府又發出通知,從今年開始,省委省政府領導每人把一個大型國有企業和一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作為聯系點,幫助企業和地方完善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指導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從1月29日起,大家紛紛赴各自的聯系點開展調研。新年后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來源:太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