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縣、榆次區、太谷縣、平遙縣、忻府區的白菜,陽曲縣、婁煩縣的土豆,臨縣的紅棗,運城的蘋果、柿子、棉花……我省一些鮮活農產品先后出現銷售難或賣不上好價錢的情況。針對“賣難”“買貴”這一頑疾,2月27日,省供銷社決定與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合作,在太原建設以農資、鮮活農產品和日用消費品為主導,集購、銷、配送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物流園——中國太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損耗大,果蔬產后腐損率達到2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在5%以下。此外,我國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薄弱,尤其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果蔬、肉類、水產品冷藏運輸率分別為 15%、30%和40%,而美、日、西歐等發達國家冷鏈運輸率達80%以上。“供銷社是全省最大的農村流通組織,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是分內工作。”省供銷社理事會主任高璋介紹,我省供銷社系統將興建一批百姓看得見、政府用得上、企業有效益的倉儲物流企業;通過對現有倉儲物流設施和土地資源的整合重組、新建改造,力爭用3年至5年的時間,最終達到省城有示范性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市級有區域性的現代物流配送基地、縣級有連鎖配送中心、鄉有中心超市、村有便民連鎖商店,覆蓋全省、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溝通城鄉的供銷社物流體系。
中國太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項目已完成了項目規劃、可行性論證等前期準備工作,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來源:山西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