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一達通中小企業外貿服務研究中心對外發布的《2011年全年外貿指數報告》,2011年外貿企業的資金壓力開始進入上行通道,在2011年12月份達到峰值。預計2012年中小外貿企業資金缺口與2011年相比將進一步加大,融資成本的高企會成為阻礙中小微企業利用融資渠道的一個瓶頸。
中小企業外貿景氣指數下降
根據該研究中心對其平臺上的2000家出口額在100萬美金左右的中小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發現,中小外貿企業景氣指數中,2011年全年有7個月景氣指數低于標準值,各月走勢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國際市場的萎縮與內部嚴峻的環境,如制造成本、運營成本的持續高漲導致明年企業景氣狀況不容樂觀。
2011年,除2月春節期間中小外貿企業進出口總額驟減以外,抽樣企業單月的進出口總額呈現穩步提升的趨勢,并在9月達到峰值,然后逐步減緩。排除2月份全年單一中小企業當月平均進出口次數維持在1.3到2.5次的區間波動,并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此趨勢反映監測的2000家企業發生進出口交易的企業數增長趨勢大于交易總單數增加的趨勢。
受到歐美經濟危機影響,國內貿易企業采購商減少采購,延遲付款,2011年外貿企業收款賬期也出現加長。
融資壓力可能成倍增加
通過對平臺記錄抽樣企業付款方式的統計,報告推算出各月特征企業的貿易資金缺口占比介于(60%-80%)之間,中間值為69%。用貿易總額換算出單個企業單月的資金缺口為0.6萬美元-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6萬-96萬元),中間值6.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2.8萬元)。
資金壓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債務危機從爆發到反映到實體經濟有個時間差。一達通總經理魏強分析說,現在海外買家資金緊張,接受“先付款,后發貨”的買家越來越少;過去先付款后出貨,現在可能貨到10天才能付款,過去貨到10天付款,現在可能30天才能付款。海外買家付款節點后移使得資金壓力前移,有的賬期甚至延長到了6個月。
這一趨勢還在加劇,預計2012年中小外貿企業的資金壓力至少增加一倍,缺口高達近千萬。
2011年12個月,一達通服務中企業信用付款比例保持60%以上高位,說明中小微企業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對信用付款的接受度較高,在風險可控的狀態下對信用付款的信賴度呈持續增強的態勢。
中小企業應靈活使用金融工具控制風險
國際貿易商的采購實力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希望采取貨到付款等支付方式,這將倒逼中小企業轉變交易方式,采用銀行的貿易融資等新工具。
廣東某家具廠的肖老板對金融工具的作用頗有心得。2011年,公司接觸到一位日本買家,訂單是2000萬元,由于買家資金緊張,該訂單唯一要求就是開信用證,不付現金。肖老板因為不懂業務流程從未用過信用證,十分躊躇。后來,通過銀行業務顧問的協助,為家具廠解決了信用證交易問題,順利拿下訂單。
“平均利潤只有3%左右的中小外貿企業,幾乎承受不起任何匯率風險,很容易就被吞食掉利潤。”對外貿易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國際經濟變動加大,各經濟體的體量變化劇烈,美國對國際經濟主控需求的烈度增強等影響,2012年匯率波動頻率將加大。對于利潤率很低的中國出口而言,匯率的變動對利潤的影響在2011年已經顯露出來,2012年此影響將加劇。
對匯率掌控能力極低的中小微企業,匯率的不可掌控性可能極大地危害企業生存和外貿積極性。分析人士建議,應鼓勵中小企業使用國際金融保險工具,抵御匯率風險,這也是2012金融組織服務創新的一個有效方向。
來源:黃河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