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探索醫患糾紛調解的“山西模式”引起業內關注。截至今年11月,山西省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共調處醫療糾紛3425起,妥善處理3117起,成功率達91%。與5年前相比,因醫療糾紛引發的圍堵、陳尸醫院的惡性事件下降了六成。
12月上旬,由中央綜治辦、衛生部、公安部、司法部、中國保監會五部委于江西聯合舉行的全國醫患糾紛調處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中國衛生部副部長張茅提出,處于探索階段的第三方調解平臺,下一步要爭取當地政府的經費支持,完善投訴管理、應急處置、調處理賠以及醫療救助機制,以真正發揮“第三方”的優勢,將醫療糾紛處理在萌芽狀態。
從2010年始,中國嘗試引入第三方機制,即由法律、醫學專家及人民調解員組成專家團隊,免費接受民眾咨詢,并受理、調解醫療糾紛。
在上述交流會上,來自中國多個城市的醫患糾紛調處組織互相交流經驗,其間“山西模式”引發熱議。
山西省醫調委成立于2006年,此后逐年在各市、縣建立分支機構,并進行垂直管理。山西省醫調委主任韓學軍介紹說,“這是山西首創的管理模式,真正將調處工作延伸至底層,將醫療糾紛處理在基層,調解效果明顯提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