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7個縣(市、區)的40余種特色文化產品即將集體亮相,給全市人民一個新年大禮。”12月20日,記者從臨汾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悉,臨汾市文化產品展示中心場地布置工作已經完成,展柜布展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即將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屆時廣大市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全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產品。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明確了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決策。文化產業被列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將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大好機遇。”臨汾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產業科科科長閆東榮介紹為了摸清全市文化產業的家底,總結“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發展的得失,為“十二五”臨汾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持,也為了讓臨汾文化產業發展更充分、更全面、更科學,今年3月份啟動了全市文化產業項目普查工作,文化產業分管領導、產業科工作人員陪同相關專家奔赴全市17個縣(市、區),對各地的優秀文化產業項目進行調研,前后共歷時9個月。
“在完成文化產業普查工作,確定全市首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同時,我們篩選和收集了我市的優秀文化產品,隨后進行集中展示,使其能被廣大市民看得見、摸得著,而不只是單單在報紙和電視中被提及。”閆東榮同時介紹,臨汾市文化產品展示中心設置在臨汾影劇院2樓,展廳面積接近300平方米,共設置了34個展柜,展柜中陳列展示了全市17個縣(市、區)的40余種優秀特色文化產品。記者同時了解到,該文化產品展示中心今后將常年設置在此,接受廣大市民的免費觀賞。
臨汾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底蘊深厚,自古就享有“鑼鼓之鄉”、“梅花之鄉”和“剪紙之鄉”的美譽,勤勞智慧的祖先們創造了彌足珍貴的財富。栩栩如生的花饃、惟妙惟肖的麥稈畫、逼真的浮山木偶、小巧的翼城花鼓、精致的侯馬皮影、神奇的蝴蝶杯、憨態可掬的布老虎、精雕細琢的金絲彩嵌、古老的平陽木版年畫、鄉土氣息十足的土圪塔手工布鞋和霍州粗布、鬼斧神工的浮山剪紙、大氣的曲沃花葫蘆、精美絕倫的隰縣山核桃工藝品,以及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新潮創意文化產品,每一件都能給人無盡美的享受,而把這些優秀的文化產品統一集中起來,供市民欣賞,可以擴大其在市民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激活文化市場消費能力,實現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使之成為我市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之一。
來源:臨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