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加工百噸,產值5億元 哈爾濱木蘭縣擦亮“水蛭之鄉”金字招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04





      近日,木蘭經濟技術開發區傳出喜訊,“寒地水蛭”凍干粉項目開工生產。年加工100噸活體水蛭的產能和5億元的年產值,讓木蘭縣在打造“中國北方水蛭之鄉”的進程中又邁進了一大步。


      小水蛭做成“大文章”


      走進木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哈爾濱康澤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4 條生產線正在忙碌地生產,一瓶瓶水蛭凍干粉走下現代化生產線。工人們忙碌地包裝、發貨。


      “寒地水蛭”加工的第一道關口是實驗室,化驗員要給每一批次水蛭嚴格“體檢”,合格的才能放行。凍干、破壁超微細粉、分裝……生產線環環相扣,直至封箱發貨。


      哈爾濱康澤源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麗告訴記者,目前,“寒地水蛭”產品已輻射全國20余個省、市,主要供給醫院、診所、藥房,暢通的銷售渠道為木蘭縣當地大面積推廣水蛭養殖奠定了良好基礎,產業鏈不斷延伸。


      2022年1月,作為木蘭縣重點招商項目,“康澤源藥業”落戶木蘭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近億元,布局中藥材種植、養殖、加工三大業務板塊,以寒地水蛭及“龍九味”等中藥材生產加工為主線,將資源優勢逐步發展成產業優勢。此后,打造“中國北方水蛭之鄉”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作為黑龍江省中藥材基地示范縣,木蘭縣圍繞黑龍江省打造千億級中醫藥產業目標和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全力推動生物制藥產業發展。


      搭乘“北藥快車”助力農民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帶動是依托。為讓更多農戶“鏈”上大產業,木蘭縣出臺了《木蘭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通過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農業轉型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木蘭“寒地水蛭”養殖加工項目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養殖模式,讓北藥產業釋放出了巨大致富效益與發展動能,開啟了一條特色“蛭”富路。


      木蘭縣柳河鎮興山村的水蛭養殖場建成了全縣第一家養殖溫室,原本的閑置舊磚窯被“盤活”利用,成了鄉村致富增收的“聚寶盆”。種苗來自縣城里的300畝水蛭養殖基地,“技術員”是經過系統培訓的當地村民,養殖場一起步,就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興山村黨支部書記于春岐說:“產業項目開啟了帶農助農模式,鄉親們在奔富路上扎實邁進。”


      劉麗介紹,在我國北方大規模養殖水蛭,算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未來,隨著生產加工環節的發展,很快,鄉村養殖就能全面鋪開。下一步,作為水蛭養殖的重要餌料,田螺養殖也將成為新的特色產業,適合用來發展庭院經濟,也會帶動更多農戶成為“養殖戶”,實現增收致富。


      “水蛭之鄉”駛入發展“藍海”


      “南方水蛭和寒地水蛭在藥性上有很大差異。”劉麗從藥柜里拿出兩條水蛭干品,一個用手一掰,清脆折斷;另一個充滿韌性,不易掰斷。劉麗說,寒地水蛭只喂田螺,體型沒那么胖,充滿韌性,藥性更足。


      此前,不少客商登門訂貨,都被她拒之門外。“因為‘存貨’只夠我們本地加工生產。從目前的生產情況來看,11月、12月兩個月的產值有望達到1億元。”劉麗說。


      優質的“本地苗”加上木蘭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寒地水蛭”優良特性,受到全國市場歡迎。在加工項目沒批下來之前,這兩年養殖的水蛭都存到了冷庫里,每年收獲活體水蛭58噸,加工環節原料充足。


      目前,“寒地水蛭”在木蘭經濟開發區加工的產品共有三種:水蛭凍干粉、燙水蛭、米炒水蛭飲片,主要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接下來,還要開發3個國藥準字號產品,進一步擴大“水蛭之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木蘭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木蘭縣將持續強化服務意識和要素保障,依托龍頭企業中藥材種植、養殖項目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優勢,讓“寒地水蛭”與道地藥材的豐富資源釋放更大潛能,持續打造立縣興縣特色主導產業。(羅彥坤)


      轉自:哈爾濱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