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醴陵市嘉樹鎮:一塊泥巴“燒”出一個產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0





      嘉樹鎮位于湖南省醴陵市南部,這里匯聚了20家炻瓷生產企業。一塊塊不起眼的泥巴,經過煉泥制釉、成型精坯、入窯煅燒等工序,神奇地蛻變成色彩繽紛、造型各異的碗、碟、盤、杯、瓶。它們走南闖北,漂洋過海。


      爐窯里的一把火,燒出了精妙絕倫的炻瓷,也燒出了嘉樹“炻瓷之鄉”的美譽。在這里,每年超3億件炻瓷銷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球市場的30%。因為產業興旺,嘉樹百姓生活殷實寬裕。


      清早,滲泉村村民黃翠林與丈夫、母親結伴而行,步行幾分鐘便來到益嘉瓷業,開啟了一天的忙碌。


      在黃翠林工作的益嘉瓷業,有500多名產業工人,因就業門檻相對不高,絕大多數員工是鎮內的普通農民。近十年來,他們的工資翻了一番。“家有菜地和農田,在家門口上班,生活成本低,3個人年工資約20萬元。”黃翠林說。


      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傳送帶每日下線7萬件炻瓷產品。廠房外,載著集裝箱貨柜的大貨車整裝待發。不日,這批炻瓷產品將漂洋過海,走向異國他鄉。


      但曾有段時間,這片火熱差點“降溫”。2014年前后,勞動力成本上漲、國際市場波動,更要命的是企業間內斗:你挖我的技術員,我壓價搶你的訂單,利潤薄得像紙。


      “不能各自為戰!”嘉樹鎮黨委、鎮政府入企調研,最終拍板:成立產業協會,抱團取暖。


      2016年,嘉樹鎮炻瓷產業協會成立,并設立黨總支,后升格為醴陵市炻瓷產業協會,走上了一條“信息互通、技術互助、行業自律、資源共享”的抱團發展之路。


      協會的“組合拳”很實在:統一設計徽標組團參加大型經貿展覽展會;聯合采購原材料,嘉樹鎮泰昌陶瓷年可節省成本近10萬元;組織技術骨干每月開“技術黨課”,攻克了“釉面針孔”等10多個難題。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人在當地企業上班,每個家庭都與炻瓷相關。”在嘉樹鎮,穿境而過的岳汝高速與縱橫交錯的桎馬線、嘉泗線,串聯起一片風景:炻瓷產業從業人員超1萬人,并帶動了運輸、紙箱生產等相關行業發展,為更多村民提供了創業就業機會。


      “銷售收入從2000萬元到突破億元大關,未來的發展空間依舊廣闊。”益嘉瓷業董事長、醴陵市炻瓷產業協會會長謝泉英信心滿滿地說,尤其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為炻瓷“出海”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2024年,嘉樹鎮完成工業總產值50.99億元,同比增長13.29%,炻瓷產業貢獻了80%。目前,該鎮炻瓷產業形成了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生產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陶瓷飯碗。


      轉自:株洲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