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酉陽:發展百合種植 打造“重慶百合之鄉”


    時間:2013-05-31





      百合自古就是治病良藥,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煩躁失眠、 神志不安、鼻出血、閉經等癥。

      百合鱗莖含有豐富的淀粉、糖、蛋白質、果膠、生物堿、多種維生素及重要的礦物質,營養豐富。既可作點心原料,又可做很多美味佳肴,是國際市場暢銷食品之一和我國主要的出口產品。

      重慶酉陽大溪鎮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農村大力發展百合種植,種植面積從去年的800畝增加到3000畝,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預計5年內持續穩定發展到1萬畝,打造“重慶百合之鄉”。


      引進公司,帶動農戶


      5月27日,記者走進大溪鎮杉嶺村鷂起壩,整壩的百合展示在眼前。

      
      “這就是我們的藥百合示范基地。”大溪鎮黨委書記田維華說,這里有酉陽大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100多畝,也有農戶散種的近700畝藥百合。



      酉陽大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大溪鎮2010年招商引資企業,負責人羅琪是湖南省龍山縣人。龍山縣以百合種植為主打產業,2011年,種植面積達5.1萬畝,羅琪就來自于湖南的“百合之鄉”洗洛。


      “引進公司,帶動農戶,是我們發展模式。”田維華說。


      “當時村民認為投入太大,存在風險,不敢種。”杉嶺村5組黃連木是百合種植戶之一,他也是在黃連村種植百合最早的農戶之一。他在大溪鎮政府帶領下,到洗洛鄉參觀過百合基地,見識了洗洛戶戶種植百合,種植規模成片成塊的場景,了解到百合種植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回到村里與公司一起,帶頭種植百合。


      “前年百合種植戶只有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加上我和另外兩戶農戶,共5戶,面積在150畝左右。”黃連木說,前年,杉嶺村村民仍在觀望。


      增收見效,自發種植


      在極嶺村,記者所見的百合基地,除酉陽大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之外,很多村民的田地都種上了百合。


      為什么百合種植在杉嶺村能夠得到迅速發展呢?黃連木告訴記者,前年,他種植了3畝百合,去年采收了百合7000余斤,收入近8萬余元,純利潤在4萬元以上。杉嶺村村委會主任劉洪安種3畝百合采收近9000斤,收入比黃連木還要高。


      “村民看到了我們種植百合出了成效,比種什么都強得多,自然就跟著種起來。”黃連木說,杉嶺村百合種植戶迅速增加,從前年的5戶發展到去年近200戶,種植面積也達到了近800畝。


      “現在流轉土地都困難。”杉嶺村黨支部書記彭先高說,前年流轉土地是每畝350元,而去年增至每畝地500元,農戶自發種植,開墾摞荒地,村民種植百合積極性高漲。


      政府引導,打造“百合之鄉”


      政府引導,農民增收。大溪鎮政府領導看到了百合種植的前景。去年,在大溪、金線、石堤等6個村都發展了百合種植,種植面積增至3000畝。


      “除引進的公司外,還要幫助農民成立百合種植專業合作社,讓農戶抱團發展。”大溪鎮黨委書記田維華說,“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民自發種植,為了打開全國百合主要營銷地上海的銷售渠道,農戶要建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


      記者從杉嶺村乘車返回大溪集鎮的途中,看見不少田地都種植了百合。


      “我們的打造目標是成為’重慶百合之鄉’,全鎮7個村適合種植百合的地方,都將種上百合。”田維華說,五年之內,大溪將穩定持續發展百合種植1萬畝,建百合種植科技示范園,讓農民增收增效,打造成為重慶的百合之鄉。


      “除讓農民在種植上取得實效外,還可以做成觀光農業,萬畝百合花開放,其壯觀場景可以想像。加上筆山壩大溪文化遺址、筆架山、金銀洞、酉水河自然景觀,助推旅游發展,讓農戶種植百合之外還吃上“旅游飯”,同時,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一舉三得。”田維華展望了大溪百合種植看好,前景可觀。


    來源:重慶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