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南制定政策打造中國晚秋黃梨之鄉


    時間:2012-11-30





    在10月份舉行的第六屆貿洽會上,阜南縣興農果樹專業合作社參展的黃梨成了“明星”:這些黃梨均重在一公斤以上,吸引不少市民品嘗,并仔細詢問價格、品種、訂購方式,這讓合作社社長王朝向喜上眉梢。

    2006年,阜南縣苗集鎮的王朝向在河南見到了一種表皮呈黃色、個大、肉厚、核小的梨,并得知該梨名叫“晚秋黃梨”,特點是味道濃香、適口,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適合淮河流域的土質和氣候,便萌發了種植的念頭。

    回鄉后,王朝向將想法匯報到村里和鎮里,經鎮、村兩級反復考察論證,認為引種黃梨切實可行,于是在2007年引進試種。第三年,黃梨畝均產量達到了3000公斤、收入達1.5萬元。

    見到效益后,苗集鎮黃梨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在此背景下,興農果樹專業合作社適時成立,先后帶動426戶農民入社從事黃梨種植。“我們的‘晚秋黃梨’口感好,銷量供不應求,現有種植面積達到了2150畝。”王朝向介紹說,近兩年,興農合作社又注冊了產品商標,黃梨實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實現產業化、標準化生產。“晚秋黃梨”品牌逐步提升,迅速成為市場上的“金果果”、“香餑餑”,除打開本地市場外,還遠銷到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


    如今,許多村民依靠種植黃梨過上了幸福生活。記者采訪時,正在果園里采摘黃梨的苗集鎮前進村村民李少芬說:“你看這晚秋黃梨,個大,口感又好,市場上可以賣12塊錢一公斤,收入很可觀。”


    “苗集鎮黃梨產業從苗種引進到規模種植、從個體村民零星種植到成立專業合作社,每一步都離不開村民主體作用的發揮和輻射帶動效應的提升。”苗集鎮負責同志表示,發展特色產業,就要把生產經營的主動權交給農民,通過政府正確引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靠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村民,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和示范輻射效應,帶領更多農戶走共同致富之路。

    走在興農果樹專業合作社黃梨生產基地,只見水泥路直通田間地頭,灌溉水井合理設置,電線也拉到地頭,排水溝塘的清淤工作基本完成,整個生產環境非常優良。記者采訪時獲悉,在黃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性的扶貧開發、一事一議獎補、小型農田水利等項目用于晚秋黃梨基地建設的資金達到2000萬元。

    今年,阜南縣確定把黃梨作為一項產業進行發展,提出“把阜南打造成為中國晚秋黃梨基地和中國晚秋黃梨之鄉”,縣政府成立了晚秋黃梨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規劃利用幾年時間,將全縣晚秋黃梨面積發展到10萬畝,使“晚秋黃梨”成為阜南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品牌。

    “今冬明春,阜南縣將實施新建黃梨生產基地5000畝,其中建設千畝以上黃梨示范園1個、500畝以上基地6個。”阜南縣政府有關同志說,目前阜南縣已制定了扶持黃梨產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包括對流轉土地用于種植黃梨的給予獎勵,對新建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00萬元以上的黃梨儲藏企業獎勵30萬元等,這將引導黃梨產業迅速發展。

    來源:阜陽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