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大棚成方連片,一棵棵秧苗翡翠碧綠,大棚里正在培植西瓜秧苗的瓜農個個喜笑顏開。11月9日,筆者走進國家級貧困縣阜城縣漫河鄉許家鋪村,村民議論最多的是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的發展現代農業的話題。
農民心中除了對黨的惠民政策的感激,還有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暢想。許家鋪村黨支部書記許瑞旺對筆者說:“聽了胡總書記的報告,心里非常激動,十年間,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家鋪村借助產業扶貧,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全村的群眾都住上了高樓,冬天取暖也方便了,過去洗個澡都難,現在一按開關就行了。”
許家鋪村原來是一個人均純收入僅有800元的貧困村。近年來,借助國家扶貧開發政策,他們發展起了大棚西瓜種植,達到了人均一畝棚的目標。他們通過規模種植、注冊商標、成立合作社、發展經紀人等形式,所產的“漫河牌”西瓜暢銷國內大中城市,村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西瓜之鄉”、文明生態樣板村、新民居建設示范村。村民們靠種大棚西瓜“種”出了高樓大廈,并于2011年底實現了整體搬遷,住上了新民居,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貧困的帽子被甩到了一邊。
“人民生活節節高,全靠黨的好領導;農民種地不拿錢,惠農政策真不少;鼓勵我們種大棚,修路打井配好套……”村民許紅順的一句順口溜更能表達一個樸實農民對黨的政策的感激。
“明年,俺村將由單一的種植西瓜,發展到全村實現瓜、菜輪作種植,真正實現全面奔小康。實現到2020年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那是五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剛剛為周邊村開展技術指導回來的本村種瓜能手周懷福說。
談到對未來的打算,許家鋪村黨支部書記許瑞旺不假思索地說:“希望能繼續加大惠民資金投入力度,幫助農民解決貸款額度,積極幫助農民建立生產管理和銷售一條龍的服務,讓農民增產又增收。我們村也將根據發展的需要,科學調整種植思路,讓村民們真正做到連年豐收,沒有風險。”
來源: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