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鄉位于古藺縣西北部,距古藺縣城38公里,東與國家4A級景區黃荊老林山水相連,南面緊鄰大寨鄉,西面與德耀鎮毗鄰,北面與敘永水尾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衣帶水。幅員面積128平方公里,總人口1.2346萬人。桂花鄉森林覆蓋率達78%以上,境內溪多林茂,動植物資源豐富。桂花鄉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太平天國、紅軍長征和解放戰爭歷史在境內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生態文化、民族文化、商旅文化獨具地域特色。
歷史底蘊深厚一代名將在此留名歷史上,桂花鄉被稱為“桂花場”,曾是古藺通往瀘州的古驛道,同時也是古藺縣西北部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該鄉境內現在保存完好的建于1835年的高峰駱氏古墓群。桂花鄉政府辦公室主任郭成瑜介紹,墓碑上深淺彩色浮雕,包括了寓意福祿壽喜的蝙蝠、梅花鹿、喜鵲等圖案,以及人物眾多的戲曲場景,墓園的設計、雕刻、彩繪等是研究當地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此外,桂花鄉還留存有古驛道、古代染坊遺址、禁毒魚蝦石刻等歷史人文遺跡。
相傳太平天國一代名將石達開兵敗后,流落于桂花鄉境內,寫下了“戡亂無窮第一窮,英雄作事總成空。久攻上垣旗幟白,百戰中原血劍紅。眼見魚深頭盔血,手攜降表謝殘從。興亡必意觀天色,一局棋盤半局空。”的詩句。“桂花鄉目前還有當年石達開的祭臺,以及其親手書寫在懸崖石壁用以祈福的巨型"福"字。”桂花鄉鄉長郭計宏說。
建立中藥基地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桂花鄉獨特的立體氣候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享有“萬畝竹藥之鄉”的美譽。古藺縣的趕黃草區域已被國家原產地域保護制度認可和保護,而目前古藺縣又以桂花鄉苗族地區種植的趕黃草最為優質。
桂花鄉黨委書記何光明說,桂花鄉將擬建成羅江村至香楠村3000畝趕黃草基地和高峰村、田壩村1000畝山木藥材示范性基地,扶持金銀花、木瓜和油樸科技苗圃場,著力引進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探索行之有效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在把中藥材作為發展的支柱產業的同時,桂花鄉擬以旅游業為龍頭抓好第三產業以及林、漁、牧業的發展。目前,該鄉基礎設施正日臻完善:古赤路、楠桂路、桂寨路貫穿境內,桂水路(桂花至敘永水尾)即將建成,小集鎮建設初具規模。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