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成就“中國肉雞之鄉”美名


    時間:2012-11-05





    “多虧有了健康畜禽養殖小區,使我的養雞規模越來越大,也讓我快速走上了致富路。”21日,德惠市朝陽鄉雙利村村民陳萬成家的畜禽養殖小區又住進了6000只雞雛。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他的畜禽養殖小區批養能力達6000只,每年都能賣5批肉雞,年收入可達6萬多元。

      “別看陳萬成家的養雞場規模不小,但在德惠比他家大的養雞場還有很多。”德惠市牧業局局長陳萬峰告訴記者,“早在1991年,德大就建成了健康畜禽養殖小區,但當時規模只有2000只,年可出欄5批肉雞,共10000只左右。”陳萬峰說,這些年,健康畜禽養殖小區的標準越來越高了。在位置上,要求背風、向陽、水源充足,與村屯、學校等公共場所保持500米以上的直線距離,距離居民區2000米以上。在規模上,要求肉雞年出欄10萬只以上或肉種雞存欄1萬只以上。目前,德惠市共有210個畜禽養殖小區達到這一標準,批養肉雞2000萬只,年出欄1億只,加上其他規模飼養場年出欄肉雞0.6億只,德惠市每年可生產肉雞1.6億只。

      陳萬峰介紹說,在推進健康畜禽養殖小區建設中,德惠市采取“五結合”,即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牧業標準化生產相結合,與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相結合,與動物防疫滅病相結合,與舊畜禽舍改造相結合,引導養殖戶改變傳統飼養方式,離開村屯進入場區飼養,實現人畜分離,完善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設施,推行標準化生產。

      “沒有德大,就沒有德惠的肉雞產業;僅有德大,也不會形成如今‘巨龍騰飛、群龍共舞’的局面。 ”陳萬峰對記者說,在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德惠市近幾年先后有40余家牧業公司涉足肉雞產業,既加劇了行業競爭,也促進了肉雞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往,健康畜禽養殖小區都由代養農戶自建。肉雞公司則負責向農戶提供雞雛、飼料和回收成品雞。如今,有的公司甚至先給代養農戶建健康畜禽養殖小區,等肉雞出欄后,再逐步從農戶的賣雞錢中扣除小區的建設費用。“時下,這些牧業公司之間已形成了一種很微妙的關系:在肉雞收購和銷售方面,企業之間涇渭分明、相互競爭;在防疫防病方面,各企業之間互通有無、相互支持。”陳萬峰分析說,各牧業公司之間這種“競爭+互補”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德惠市肉雞產業的發展。

      談到德惠市畜牧業的吸引力和發展前景,陳萬峰笑逐顏開地說,在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及眾多牧業公司的帶領下,德惠市先后榮獲了“吉林省肉雞生產示范縣”“中國肉雞之鄉”等美名。目前,德惠市的肉雞生產和加工能力不但居吉林省首位,更讓德惠成為全國聞名的肉雞生產和加工基地。規模就是優勢,就是吸引力。德惠市的肉雞產業就像一塊吸鐵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牧業公司爭相進駐。2006年,吉林宏大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進駐德惠;今年年初,德惠遼豐牧業有限公司、德惠寶豐源牧業有限公司又分別在德惠市米沙子和布海投資建廠。2007年,德惠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2%,畜牧業人均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45%。從今年開始,德惠市每年計劃新建40~60個健康畜禽養殖小區。到2012年,全市將建健康畜禽養殖小區200~300個,每個鄉鎮每年新建和擴建2個以上健康畜禽養殖小區。


    來源:長春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