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柏鄉又添新名——中國葡萄之鄉


    時間:2012-10-17





    日前,河北省柏鄉縣正式被中國經濟林業協會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柏鄉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該縣葡萄種植已經初具規模,到2011年葡萄種植面積超過3.6萬畝,年產量達到5.7萬噸,年產值突破2億元大關。

    柏鄉縣地處冀中平原南部,全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宜栽培葡萄。目前,葡萄種植已成為該縣農村經濟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擁有巨峰、滕稔、克倫生、京亞、京秀等10多個優良品種。柏鄉葡萄“增規模、提質量、上檔次”已具規模,并通過了無公害果品產地環境評定,成為冀南地區較大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產品打入京津石等大中城市。

    8月18日,筆者在柏鄉縣采訪時看到,內步鄉大汪村果農李振科正在自己的葡萄園里忙活著,由于剛下過雨,串大色深的葡萄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雖然今年雨水多,葡萄有點減產,但是成果賣得省心,價位又高,光種葡萄人均一年收入一萬多。”李振科笑嘻嘻地說。

    “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3.6萬畝,占全縣經濟林面積的83%。去年產量達到5.67萬噸,產值達到2.2億元。今年柏鄉還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柏鄉縣委書記馮秋梅介紹說。

    “三小時入海、兩小時進京、半小時上天”。為了打通葡萄銷售渠道,柏鄉由縣林業局牽頭,在葡萄種植聚集區先后成立了“富民”、“樂農”、“新綠地”等多家葡萄專業合作社,還成立了葡萄協會,經其多方聯系,與北京最大的零售連鎖商業集團北京物美超市集團、石家莊北國商場超市成功實現“農超對接”,并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以前葡萄賣到1.5到1.8元一斤,只有自己聯系人找銷路過來車拉,想賣賣不了,參加‘農超對接’后,我家葡萄直供超市,價格提到了2到2.2元。一年一畝地能多收三四千塊錢呢,今年我這八畝地收入七八萬塊錢不成問題。”大汪村葡萄種植大戶李振科說。大汪村沙土好,早在1989年就開始種植葡萄,面積已達2000畝,銷售收入超1000萬元。

    “樂農”合作社是大汪村唯一的合作社,會計李學軍翻出了賬本。“這是今天替北國超市代收的帳,每戶交幾箱,價格是多少,不同的質量,比如色澤啊或者粒子大小啊,價格不一樣,每天走4萬斤葡萄,正常銷售40天,銷售額300多萬元呢。北京的物美過兩天也要來。”該合作社現有200戶農戶,占到全村的80%,鄰村的葡萄種植戶看到了合作社的甜頭也紛紛加入進來。

    近年來,柏鄉在廣泛種植巨峰、滕稔等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重點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建立了南江克倫生無核鮮食葡萄新品種示范園和內步鄉設施葡萄示范園,并與多所果樹科研機構及院校建立了聯系,先后數次聘請省市葡萄專家進行技術培訓,積極推廣無公害果品管理技術。2008年和2009年,柏鄉還注冊了“新南江”、“金串串”、“韓牡丹”等商標。在質量和品牌價值的影響下,去年,柏鄉縣葡萄產量達到57600噸,產品銷往北京、石家莊、長沙、武漢、廣州等大中城市,產值突破兩億元大關。

    “現在,我們縣的葡萄種植面積還不夠大,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管理和技術水平也亟待提高,今后柏鄉將繼續發展葡萄深加工產業,以葡萄飲品、果脯等系列產品進軍市場,走有自己特色的葡萄產業化發展之路。”縣委書記馮秋梅說。

    來源:長城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