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花燈之鄉”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傳統花燈廠門口,7輛滿載24盞10米以上大型花燈的專車緩緩駛出,將開往萊蕪、濱州等地進行元宵節燈會展演,為各地的民俗文化活動增光添彩。
該廠負責人李衛東難掩心中激動,“這批花燈運走后,今年廠里制作的100多盞大型花燈已基本全部運往外地,目前正在各地進行組裝調試,將為當地市民帶來不一樣的精神享受。”在周村區另一家花燈廠周村第一花燈廠看到,買燈、運燈車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該廠制作生產的130多盞大型花燈即將售馨。據了解,在滿足本地花燈市場需求后,一千多盞承載周村特色民俗文化元素的機械花燈走出周村,作為一種流動的文化資源,走進威海、煙臺、濟南、山西、內蒙古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展演,為當地老百姓奉上文化盛宴。河南客商霍留記說:“自1991年開始,年年從周村訂制花燈來當地展演,深得百姓喜愛。通過燈會,周村文化與家鄉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使佳節更添文化味。”
周村素有“花燈之鄉”美譽,周村花燈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盛唐期間,就有元宵玩花燈之說。明清時期,周村元宵花燈活動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地域文化現象。2009年,以周村花燈為代表的淄博花燈制作技藝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周村花燈匠人的傳承發展,現在的周村花燈在風格上既保留了傳統花燈粗獷、豪邁、詼諧的特點,又注重了花燈的精巧性、細膩性和傳情性,尤其是在市場化的發展需求下,外形新穎、內涵豐富、集聲光電為一體的周村大型機械花燈闖出了一片新天地,眾多省內外客商紛紛來周訂制,周村花燈以文化參與者的角色,成為各地燈會的常客。據周村第一花燈廠負責人劉榮武介紹,他們根據舞蹈《千手觀音》制作了一盞大型機械花燈,惟妙惟肖,11個花燈人物造型能做出26種舞蹈動作,該花燈于2005年赴法國進行了為期四年的巡展,廣受好評。此外,高11米、跨度達30米的巨型彩門花燈將矗立于章丘明水的309國道上,為過往行人打造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自2010年百米長的和諧號列車花燈助陣濟南燈會后,今年兩條總長達到120米的巨龍花燈將再次成為濟南燈會的一大亮點。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