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GDP達472.3億元,同比增長7.3%,排名全省第4。與此同時,麗水全市招引系統牢固樹立“不干則已、干則必成”的雄心壯志,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實現“開門紅”:1—3月,全市新引進落地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3個,同比增長62.5%,為歷年一季度最多。秀山麗水正鉚足干勁投入“招大引強”大會戰,全力主攻“大好高”重大產業項目。
“招大引強”支撐制造業投資持續增長
制造業為百業之基。其中,在一季度69個新招引億元項目中,制造業大項目就有63個,占總數的91.3%。招大引強助力全市一季度實現制造業投資增速25%,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4.1%。
龍泉市引進的浙江中泰新能源科技年產400萬套的新能源汽車空調熱泵氣液分離器及300萬套電磁離合器生產線,為我市汽摩配行業向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轉型提供強勁動能;遂昌縣引進浙江賽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5000噸光固化樹脂及10000噸車衣級TPU粒子新建項目。
項目為王,實干為先。麗水經開區、縉云縣在一季度新引進億元項目各12個,億元項目引進數并列全市第一;龍泉一季度新招引億元項目11個,排名第三。
項目落地,質量優先。全市一季度引進的13個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比去年同期引進數增加5個。除青田、云和、慶元外,其余各縣(市、區)和經開區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均已破零,并新引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等投資的項目13個,高于去年同期。其中,蓮都一季度共引進6個項目,4個為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引進的3個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投資主體均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新賽道”上,加速奔跑,全市上下圍繞當地主導產業,聚焦產業鏈上下游精準招引。龍泉從去年開始以“第一支柱”的定位來培育汽車熱管理系統產業,招引11家相關企業。縉云圍繞智能短途交通產業持續加大招引力度,推動科技鏈、資本鏈、政策鏈、服務鏈四鏈融合發展,一季度引進輕行者智能等7個相關項目,近年來共招引30個智能短途交通產業項目,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標桿。遂昌引進賽寶固化樹脂等3個新材料項目,推動新材料產業的規模化、高端化和集群化發展,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得到迅速提升。麗水經開區引進芯越微電子項目,助力半導體全鏈條產業鏈延長拓展,目前經開區已有38家半導體企業,支撐起產業更穩定的高質量發展。
向“新”而行培育面向未來新質生產力
在今年春節長假后第二個工作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已連續第四年聚焦“雙招雙引”這一主題,提出要深入實施“雙招雙引”戰略性先導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努力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質生產力。
招引新質生產力,“一把手”帶頭招商,以上率下,見行見效。一季度,全市各地黨政“一把手”外出招商77次、累計116天;各地經開區領導外出招商86次、累計126天,全力以赴抓招商的濃厚氛圍在全市范圍內加速形成。同時,全市上下積極開展任務分解工作,形成22條任務清單,并全面抓好貫徹落實。
招大引強,匯聚動能,聚鏈成群,集群成勢。3月28日,麗水舉行“芯光閃耀 匯智聚麗”“投資浙里”跨國企業(麗水)交流活動暨基金招商對接會——“雙招雙引”重大產業項目簽約活動,共邀請企業等機構單位81家,其中跨國公司9家,投資機構17家,“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6家,現場簽約項目33個,總投資額達600億元。
此次簽約項目涵蓋了半導體全鏈條、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等五大生態工業主導產業和品質農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林業產業、水經濟等五大富民強市產業,以及新型儲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緊盯產業鏈,實施“鏈式招商”,錨定新質生產力,面向未來招商。
回首一季度,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松陽智慧交通、蓮都美麗健康產業、慶元生物科技產業、青田元宇宙、遂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不斷搶抓發展點,云和、景寧立足我市半導體產業走好錯位發展新路徑,向“新”而行,提“質”轉型,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涌。
為了完善招商制度,市“雙招雙引”辦堅持量質并舉、落地為王、綜合評價原則,牽頭研究制定《2024年度麗水市招商引資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優化完善重大產業項目認定標準和考核細則。
2024年,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也在“同頻共振”。麗水將全力推動資本鏈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四鏈”協同,形成正向流動鏈條,促進各類要素良性合理配置;繼續做大產業基金規模,統籌發揮各類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撬動作用,吸引頭部投資機構、國家和省級產業投資基金與我市開展資本合作,帶動新質生產力項目招引。
初步統計,我市在談在盯的10億元以上項目有81個,其中制造業72個。下一步,麗水將聚焦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督促各地把抓投產達效與抓招商引資一體統籌起來,把投產達效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一季度的麗水招商“乘風破浪”,正形成了“憑招引比本領、以項目論英雄、從產業看實績”的鮮明導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招商之力促進發展之穩,以質效提升構建轉型之路。(記者 葉浩博 通訊員 丁奕)
轉自:麗水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