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廣州舉行新時期全球招商啟動儀式,掛牌成立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同時發布“招商引資20條”。
據悉,近三個月來,廣州梳理了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地100多份、1000多項條文的政策文件,形成了《關于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也擬于近期印發。
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廣州優化招商體制機制的破局之舉。
2023年廣州新登記企業36.97萬戶,凈增企業數量19.81萬戶,均排名全國第一,成為吸附力最強的城市。
構建全新招商體系
打造廣州招商新IP
據統計,今年1-5月,廣州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235家,同比增長48.7%,其中,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3%,占全市比重從去年同期10%提高到29%。世界500強企業河鋼集團新設鐵鐵能源(廣州)有限公司,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主體結構封頂,準獨角獸阿達半導體南沙新廠投產。廣州24家企業上榜《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增長速度居全國第一。
2023年,廣州GDP更是突破3萬億元大關。面對規模較大的經濟體量,廣州如何保持“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昂揚姿態,奔向下一個萬億臺階?
廣州需要深度對接全球經濟發展,推動“招商4.0”實現新的戰略躍升,搶占新一輪投資發展高地。而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成立,正是廣州從制度設計、產業布局角度出發,拋出的“大招”。
據介紹,新成立的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英文名稱Cant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mmission,簡稱CIDC。“主要考慮‘投資發展’比‘投資促進’的內涵更豐富。‘投資促進’偏向于政府單方面招引項目,而‘投資發展’既包含引導投資、促進投資、服務投資,也包含城市與企業雙向奔赴、相互賦能、共同發展,凸顯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海波在談起新機構名稱時表示,除以上原因外,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以“投資促進局”“投資推廣署”等作為招商機構名稱,廣州市參照國際上招商比較成功的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設立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CIDC),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辨識度,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并打造為廣州招商新IP。
據悉,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暫設5個業務處室,分別為發展策劃處、投資推廣處、投資發展一處、投資發展二處、投資發展三處。廣州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整編劃轉至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新機構重在統籌全市資源,攜手全球投資者看好廣州、扎根廣州,成為廣州“千年商都”的項目策劃者、資源整合者、機遇促成者、專業服務者。
新機構成立后,廣州將以按產業分,按企業跑,按項目招的思路,搶抓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多層次推動招商。其中,重點產業瞄準顯示技術、汽車及零部件、快消品、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新興產業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海洋裝備等產業;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儲能等產業加大招商服務力度。
重磅政策發布
廣州招商引資“再迭代”
會上發布的廣州“招商引資20條”,即《關于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從重構招商體系、強化招商統籌、創新招商模式、凸顯招商優勢、加強隊伍建設等5個方面提出20條措施。
在招商體系上,構建“1+3+3”聯合招商機制,建立1個由市委書記、市長領銜的市投資發展委員會“抓總”,推動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各區、國企招商平臺3大力量,是招商“主力軍”;市行業主管部門、各類投資主體、招商中介機構3類協同主體“聯動”,形成全市一體化招商新格局。
在統籌機制上,強化市區聯動賦能,出臺重點產業功能區和各區產業發展重點指引,優化招商項目“招引、決策、落地、投產、達產”全流程閉環服務,推進項目注冊、供地、審批、通關、籌建等一盤棋綜合服務保障。
在創新模式上,打造產業全鏈條發展體系,推行“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的招引新模式,按照“制定產業規劃—打造產業園區—出臺產業政策—配套產業資金—實施產業招商”的全鏈路路徑,結合產業基礎、細分賽道、承接區及特色園區,逐個產業,為項目落地制定專業化服務方案。
在發展高地上,加快標志性產業園區建設,建立全市可供招商土地清單,新建一批“工業綜合體”、專用型廠房、產業保障房,提升重大平臺載體承載力。整合優化招商網絡,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多“投資廣州,投資未來”的機遇和選擇。
突出“三業”友好
攜手全球企業奔向新未來
“作為在大灣區生活了近20年的‘老外’,我覺得開放、包容、創新已經成為了大灣區發展的代名詞,大灣區的發展成就令人贊嘆。而廣州位于大灣區核心位置,是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集聚了外資企業超5萬家,是投資非常活躍的地區。”廣州開發區全球招商總監賀勵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成立,展示出廣州“面向全球大招商”的決心和信心。“對廣州而言,這個機構的成立可以更好地統籌協調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打造專業化招商隊伍,凝聚招商合力,助力廣州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是廣州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去年以來,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吸引著全球創業人才和投資者紛至沓來。2023年廣州新登記企業36.97萬戶,凈增企業數量19.81萬戶,均排名全國第一,成為吸附力最強的城市。
“廣州,是大灣區的關鍵城市,為外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環境,并呈現出增長和成功的光明情景。”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中國首席代表趙湯表示,廣州作為投資和全球商業的磁石,持續增強其吸收外國企業的能力,這些都保證了選擇在廣州建立業務的企業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構建‘友好型’營商環境,就是從企業的‘體感’出發,主動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激發企業潛能,鼓舞企業家精神。”賀勵平認為,目前,全球投資者更加關注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這就需要廣州整合資源,實施“全要素招商”,即聯動各個部門,通過土地、技術、人才、資金、場景等全方位要素切入,給足信任感和安全感。
對此,廣州市商務局方面表示,此次廣州最新發布的“招商引資20條”,就是以“經營城市”為理念,深化廣州“6+4”城市屬性和核心功能,制定“產業版”營商環境,打造企業投資“地標式”落戶地,塑造城市品牌和核心競爭力,攜手“投資廣州全球合伙人”、頭部投資機構、專業中介機構等合作伙伴,幫助投資者融入國家大戰略、匹配產業大空間、提升投資大價值、成就企業大未來。
會上,廣州還面向全球范圍的專業設計師、藝術院校師生、設計愛好者、投資界和商業界人士等,不限個人或機構,征集“投資廣州”形象標識(LOGO)、廣州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CIDC)LOGO及“投資廣州”口號,三個類別設最佳設計獎各1名,獎金1萬元。(伊曉霞)
轉自:南方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