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凝結著晶瑩的汗水。
2012年,宜昌市在建重點招商項目833個,總投資1853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800億元,同比增長39%。實際到位省外資金560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4%。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16個,投資總額2057億元。
全市在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83個,投資總額1617億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39個,投資總額714億元。全市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211個,協議投資額861億元,實際到資349億元。
項目何以助宜昌登高?
厲兵秣馬厚積薄發
城市魅力正化作投資吸引力,成為創富寶地
水電之都,中部大城。
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森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百佳投資城市”、“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
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從京津冀到港澳臺,宜昌都成為產業投資焦點和財富涌動洼地。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率團赴北京、上海、長沙、深圳、杭州、武漢等地,親自參加開發區招商、央企對接、杭州經貿洽談、民企走進湖北、臺灣周、華創會、鄂港粵經貿洽談會、農業招商和對口支援等招商活動,拜訪客商,主持招商項目洽談和重大項目推進。催生、推動了一批重大招商項目的簽約和落戶,在全市產生了顯著的示范效應。全年接待客商考察220批500人次,外出考察80多批次。“2012鄂浙長三角地區經貿洽談會”、“民企攜手湖北,共促中部崛起”、“2012鄂港粵經貿合作洽談會”、第七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湖北臺灣周”、第十六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湖北韓國周對接會……20多場投資洽談會,20多次展示宜昌“磁力”。其中,“2012三峽·宜昌長三角地區投資洽談會”簽約項目24個,投資總額221億元。“民企攜手湖北,共促中部崛起”活動簽約87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1124億元。“2012鄂港粵經貿合作洽談會”簽約項目3個,投資總額18億元。
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說,宜昌地處中部,對廣汽集團布局來說非常重要,將與宜昌攜手推進戰略合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為湖北和廣東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產業招商項目推進
開發區與園區競合發展,集群效應凸顯
盯緊、抓牢、辦成。我市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以產業為導向,以開發區和園區為載體,重點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食品、汽車及零配件、精細化工及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產業,狠抓項目洽談引進。
宜昌開發區圍繞一區六園狠抓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顧問招商,選派百名項目服務專員,全程服務重點項目和企業;宜都分行業、分區域、分項目、分鄉鎮建立“四聯”機制以及以東陽光、興發等為支點開展以商招商;枝江組建環渤海、長三角、閩三角、珠三角4個招商窗口,積極開展駐點招商;五峰立足縣情,以五峰民族工業園為主戰場,積極開展“飛地招商”;西陵區建立“六庫兩圖”、重點在談項目領導領銜推進機制和聯動招商機制。市招商局成立了6個產業招商小分隊,赴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和環渤海等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產業招商40多批次。
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項目也成為招商引資重點。我市努力引進旅游綜合體、文化綜合體、金融綜合體、特色街區等項目,推進城市協調發展。
項目進園區,產業成集群。目前,聯邦電纜產業園、東陽光工業園、三寧化工20萬噸己內酰胺、三峽國際珠寶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中興汽車、三新硅業、宜昌北500千伏變電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
環境一流服務提升
把麻煩交給政府、把方便留給企業
為投資者著想、幫投資者成功、促投資者發展、為投資者服務,宜昌奉守這種理念,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發展環境,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行政服務,全面實施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實行“一個窗口受理,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條龍服務”,行政審批時間壓縮三分之二。堅持“依法依規、打破常規、特事特辦、優質服務”,實施大企業“直通車”服務。及時對煤電油氣運、用地等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問題集中進行研究解決,努力做到各項生產要素優先向工業企業配置,領導的工作精力、財政的發展資金主要向工業企業傾斜,行政服務流程再造等切實服從于工業企業科學發展,把企業發展當作政府、群眾和投資者的共同事業精心呵護、熱情服務,確保企業引得進、發展快,讓企業家感到身心舒暢,感到企業有錢可賺、前景可期。
“十二五”期間,我市重點項目入庫5365個,總投資將達2.58萬億元。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黃楚平在解放思想、激情跨越、加快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座談會上強調,要形成特優的發展環境。要進一步樹立“發展第一、服務至上,一切為了發展、一切服務發展”的理念,按照“國內一流、國際接軌”的要求,不斷創新政府運行模式,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真正營造開放包容、大氣開明的人文環境,重商親商、懂商敬商的投資環境,誠實守信、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舒適便捷、宜居宜業宜旅的生活環境,政令暢通、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打造中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發展環境最優、綜合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把宜昌真正建成全國乃至世界投資創業的寶地和幸福生活的樂園。
來源:三峽宜昌網-三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