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好河山張家口·名企名商薈名城”主題招商月活動中,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團、漢通泰豐控股有限公司(英國)等一大批知名央企、京企、外企與我市簽約,總投資811.11億元的32個重大內資項目、總投資20.59億美元的8個重大外資項目、總投資69.23億元的45個農業合作等項目大單相繼簽約落戶。
傳來的捷報,標志著我市逐步成為海內外客商青睞的熱土和投資興業的洼地,招商引資呈現出越來越強的“吸附效應”。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實現利用外資1.908億美元,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1.95億美元的97.8%;引進市外資金622.83億元,同比增長43.92%,其中:引進省外資金465.56億元,同比增長31.99%,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421.03億元的110.58%。
觀念先行,多方聯動筑“金巢”
對外開放較晚,基礎差、底子薄,這是制約張家口發展的實情,那么發展出路在哪里?我市審時度勢,上下形成共識:招商引資是加快經濟長足發展的主要途徑。
市委、市政府強力實施“對外開放帶動”戰略,依優勢、集眾智、舉全力,為全市招商引資明確方向,對外主動謀劃承接國際資本轉移;對內緊緊抓住京津和長、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積極融入環首都經濟圈建設,吸引項目、資本、技術、設備等生產要素聚集。主動出擊,對接央企、京企、國內500強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期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赴京津拜訪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500強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現場釋疑;邀請在談項目和有潛力的、有意向的知名企業負責人到我市參觀考察,交流洽談,形成項目共識,達成合作意向。
各縣區、各部門確立招商引資重點目標,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來,重點圍繞旅游、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將港臺做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區域,開辟歐美招商引資新區域,積極融入環首都經濟圈建設,加快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積極引導和承接更多的南資北移項目和企業向我市聚集。 尚義縣多方跑辦,僅20天時間,簽約3個大項目;涿鹿縣緊抓住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發展機遇,依托省級工業園區優勢,“量身打造”產業轉移承接基地,成功引進和建設一批投資大、效益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各縣區形成“全體動員、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強勢招商”的可喜局面,招商引資工作步入新天地。
平臺推動,同聲唱響招商戲
大規模“走出去”、“請進來”活動,是市委、市政府每年必抓的招商“大戲”。 我市突出港臺招商機制化、對接北京常態化、自主招商平臺化,通過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小團組招商、親情招商、網上招商等方式,完善招商平臺,強化招商效果。
全市上下向各地客商廣拋“繡球”,展演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招商“大戲”:
一方面利用好香港經貿洽談會、廈門經貿洽談會、深圳高交會等知名平臺,謀求“席位”,擴大招商影響力。另一方面,用好自主平臺,開辟招商引資新路徑。繼多個項目推介會后,我市招商大軍馬不停蹄、不辭辛勞,舉行“大好河山張家口·名企名商薈名城”主題招商月活動,引來近5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會,兩次重點產業推介暨項目簽約會,分別簽得811.11億元、20.59億美元大單,壩上蔬菜節推介洽談會,簽得69.23億元大單。實現了“坐等招商”向“開放招商”轉變。
橋西區為確保新興產業開發園區早日落地,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招商引資活動,先后通過香港投洽會、廊洽會及橋西區重點項目推介會等各類平臺開展招商活動,與來自北京、蘇州、南京等地的多家投資企業進行廣泛對接。經過多方接觸篩選,與河北杰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進行了6次成效明顯的洽談,明確了合作模式、投資方式、招商方向、運營手段等具體合作內容,最終達成合作共識,正式簽約。
紛至沓來的客商,令人振奮的投資,砥礪奮進的真實記錄,在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藍圖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市批準各類外商投資企業360余家,外資分別來自亞、歐、北美、大洋洲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英國TESCO樂購)、中鋼集團、三一重工、北京京儀等一批國內外500強、大集團等進駐我市。
環境支撐,吸引客商紛至沓來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親商、留商、富商的具體體現。
我市著眼于提升城市承載功能,狠抓“硬環境”,全面實施重點城建工程,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產業向園區集聚,園區向城市集中”的思路,著眼于打造產業發展平臺,利用城區周邊荒山、荒坡及未利用地,規劃建設了集聚區和物流園區,為客商投資建廠提供土地、廠房、配套設施等各方面條件和服務。
同時出實招完善“軟環境”,堅持以項目為主體,在土地支持、財稅鼓勵、金融鼓勵、投資服務等方面形成各級各類配套的政策體系。健全的招商引資機制,是工作得以加快推進的重要保障。市級領導掛牌督辦全市重點招商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的全程推進。對各縣區確定目標任務,按照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的辦法,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考核考評,對成績突出的縣區給予獎勵,因工作不力,影響項目建設進度的給予通報批評。商務、工商、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定期召開利用外資聯席會議,查擺問題,加強溝通。
項目推進中,我市緊扣“報批、開工、投產”關鍵環節,按照“項目沒有獲批,不能算落實;資金沒有到賬,不能算落戶;項目沒有開工,不能算落地;項目沒有產出,不能算成功”的要求,主攻項目開工建設,以開工促投入。明確規定:建設項目審批10個工作日內辦結,注冊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同時,還為境內外投資企業中的外來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落戶、子女就學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幫助,并將其納入城市養老保險范圍,實行養老保險無障礙轉移,推行全方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崇禮縣今年重點改善公路沿線、旅游景點周邊和鄉鎮所在地等80個村莊村容村貌,形成招商引資強大磁力。赤城縣制訂完善了激勵經濟“紅娘”的21條措施,并使之落到實處。目前,一個人人想項目、人人謀項目、個個抓招商的良好局面逐步在全縣形成。
如今,“服務一企,引進一商,帶來一批”的蝴蝶效應在我市全面顯現。(記者 榮潔 通訊員 宇東 東平 利民)
來源:張家口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