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星斗,缺乏明月”的東莞正在下一盤招商引資的大棋,這盤棋的終極目標是要在未來3~5年內,在重大項目的引進上實現質的突破。
日前下發的《中共東莞市委 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力爭通過 3~5年的努力,引進一批符合東莞產業發展導向,具有研發創新、品牌營銷、財務結算等企業總部要素,發展潛力較好、投資規模較大、綜合效益較高、帶動能力較強的產業鏈龍頭企業、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和優質金融機構,實現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質的突破。”
為了下好這盤招商引資的棋,東莞甚至出臺了包括把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構建專業化的重大項目招商隊伍等諸多新政。種種跡象表明,東莞的重大項目招商正在加緊進行。
目標:3~5年實現質的突破
東莞對重大項目的追求和渴望不言而喻,但一直以來,東莞還未在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上有具體的目標。
正式下發的《意見》首次正面回答了這一問題。《意見》明確提出,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攬月工程”,力爭通過 3~5年的努力,引進一批符合東莞產業發展導向,具有研發創新、品牌營銷、財務結算等企業總部要素,發展潛力較好、投資規模較大、綜合效益較高、帶動能力較強的產業鏈龍頭企業、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和優質金融機構,實現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質的突破,切實改變當前東莞產業發展“滿天星斗,缺乏明月”的狀況。
盡管東莞對于重大項目十分渴求,但在具體的操作上,東莞依然遵守著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原則,沒有過分強調突出政府單方面的作用。
《意見》提出,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主體相結合,既充分遵循市場及產業發展規律,又充分發揮政府對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作用。堅持引進增量與優化存量相結合,做到激勵引入新項目和扶持現有企業增資擴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引進高投入強度、高效益項目和引進創新型、潛力型項目相結合,在注重階段效益的同時,更著眼長遠效益。堅持引進、扶持重大項目和引進、扶持配套中小企業相結合,力促產業鏈高度融合和產業生態系統均衡、穩定發展。
手段:罕見城市整體營銷
對長期身處“滿天星斗,缺乏明月”尷尬境地的東莞來說,要想在3~5年內實現對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實現質的突破,并非易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東莞出臺了多項政策。包括成立由市主要領導掛帥的東莞市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把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構建專業化的重大項目招商隊伍、開展重大項目定點定向招商、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產和并購重組等。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強城市整體營銷與招商推介。《意見》提出,創造條件舉辦國際性的論壇、年會等活動,邀請世界 500強企業、跨國公司高層前來東莞參觀考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此外,《意見》更罕見地提出,選擇一批境內外權威財經媒體,策劃系列城市宣傳活動,持續開展“新東莞、新產業、新商機”宣傳推介,廣泛宣傳東莞的產業發展空間、便利交通環境、宜居生態環境、社會建設成就,以及在莞人才的高品質生活,樹立東莞高品位、宜居創業的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
“東莞的城市形象一直被外人所誤解,以前在城市整體營銷方面較為欠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東莞罕見地提出城市整體營銷,并以此來推動重大項目招商,既反映了東莞前所未有的招商力度,同時也反映了東莞對營商環境更深層次的理解。
保障:大膽探索市鎮利益平衡
向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的轉變,最根本的利益是分配機制問題。為了保障3~5年內實現質的突破的目標,除了在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等常規手段上下工夫外,東莞還在市鎮利益平衡機制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意見》提出,創新利益平衡機制,探索“市鎮主導規劃開發、市鎮村共享發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模式,整合鎮街連片土地資源實行“統一開發、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管理、利益共享”。
“大的項目必須要有連片的土地作為支撐,否則大項目就算進來了也無法落地。”林江認為,東莞在市鎮利益平衡機制上進行創新,是一大進步,將對東莞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也是保證重大項目在短時期內取得成效的根本所在。
來源:東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