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南縣以項目建設為統領,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構建新型產業格局,實現了縣域經濟科學跨越發展。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65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75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兩位數的高增幅、快增長,發展位次持續前移。在年初舉行的臨沂市縣域經濟發展表彰大會上,沂南縣榮獲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區一等獎、縣域經濟發展進位趕超獎兩項綜合表彰和工業經濟、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業發展、外經貿、先進開發區等6個專項表彰,獲獎總數居全市第一位。
以項目建設為統領,經濟運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為增強發展后勁,沂南縣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壯大工業的根本途徑,突出發展骨干企業,壯大產業集群。該縣開展“重點項目建設年”活動,緊盯重點區域和與該縣產業基礎銜接配套的重點產業,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新上了一批符合產業政策、成長性好、財稅貢獻大的大項目、好項目,其中過億元項目21個。在全縣篩選了50個招商項目、50家成長性企業,列入“百企培育工程”進行重點扶持,優先土地、資金等要素供應,著力扶優培強。充分發揮新大洋電動轎車、綠源產業公園、中聯水泥、舜天三聚氰胺等一批市場競爭力強、規模效益突出的骨干企業的帶動、集聚作用,引導同行業及相近行業企業組團發展,促使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提升。目前該縣電動車、優質建材、食品加工、機械電子、精細化工、鞋帽玩具六大產業已形成特色產業隆起帶,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構建新型產業格局。沂南縣瞄準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鼓勵企業引進核心技術、研發新產品、爭創名牌產品,搶占產業制高點、爭得市場話語權。目前,全縣超過半數的規模以上企業與大學和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90%以上的專利技術來自企業與科研單位的合作攻關,90%以上的科技成果誕生于產學研一線。該縣與中國自行車協會合作共建“中國沂南電動車產業基地”,力爭用兩年時間打造第一個國家級電動車生產基地,全國首個縣級電動車充電站、全國第三大電動車檢驗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已全面啟動。據統計,該縣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2家,擁有院士工作站1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爭創全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8個。
提升園區承載能力,配套服務形成“洼地”。沂南縣按照“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服務集聚配套”的思路,加快提升“一區多園”承載和服務能力。沂南經濟開發區著力提升南片區、加快建設北片區;沂南循環產業園在中億科技、榮光不銹鋼、宏發磚機、稼禾生化等骨干企業支撐帶動下,加快了特種玻璃、優質鋼管等關聯產業發展,2012年新增投資將不少于50億元;電動車產業園新大洋電動轎車、綠源產業公園、格侖特商務車、澳柯瑪二期、金輪電動車、三力軸承等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近期,該縣又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壯大工業經濟的實施意見》,強化政策支持和干部推動作用,深化服務企業“四比四看”、行風評議、行風熱線等活動,努力形成政策、要素、服務、環境“四個洼地”效應。(李順利 麻杰)
來源:臨沂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