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巴中市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53個,總投資854.8億元;履約項目128個,到位資金63.3億元,比上年翻近兩番。出席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和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對外開放與招商引資工作。部分代表和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政策體系,加快對外開放載體建設,創新方式借力發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洼地”。既要啟“內力”更要借外力,實現追趕跨越、加快發展。
市人大代表趙園林說,隨著交通條件的加快改善,巴中具有南聯北接、承東啟西、外暢內達的區位優勢,土地、人力、旅游等資源條件和市場潛力等比較優勢更加凸顯。我們巴中的發展就是要懂得借力,去年通過招商引資,招了一些大商,沃爾瑪等世界500強和一些中國500強企業紛紛進駐巴中。比如中交建、中國水電、雨潤等大集團在我們這個地方陸陸續續落戶,這些企業之所以在巴中投資,是因為全市上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引資是第一要事”。我們都要為這些企業搞好服務,創造好的投資興業環境。
市人大代表楊正江說,投資7個億的巴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開工建設,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投資30億元建設的巴中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和安置還房兩個項目同時開工,成都建豐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興建的建豐林業產業園也在興文新區開工建設等等,真正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的大動作、大氣魄、大手筆,真正體現了招大商、招強商,真正為巴中的發展帶來了大成效。他建議,政府要創新方式借力發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洼地”,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在加強硬環境建設的同時,將改善軟環境列為重點。
市人大代表何光太說,過去一年,全市各項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的跨越發展,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和內引外聯上,戰果卓著。全市到位資金達63億之巨,這為巴中“兩化”互動、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建議,全市上下要樹立大開放、大發展理念,號召全市干部群眾和企業家走出去招商引資、招賢引智,把先進的理念、產品和技術引進來,把好的項目引進來,把發展動力引進來,借外活內,借勢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市人大代表李思嵐說,2011年是奮進、跨越發展的一年,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硬環境建設上,注重交通、物流建設,在軟環境打造上,注重政務一站式服務。在園區建設上,注重高起點、大手筆,產城一體,為實現“兩化”互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市政協委員肖顯明認為,要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政策體系,去年我市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最終目的就是優化環境、創造條件、提供服務、構建平臺、加強企業橫向縱向合作,營造良好投資氛圍,為企業扎根巴中、各類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創造良好條件。要真正招實商、招好商。他建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整合本地中、小企業資源,幫助解決招商引資難的問題。(記者 趙陳)
來源:巴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