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油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二期全面啟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18





      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國海油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二期于8月12日全面啟用。勘探開發數據湖是支撐中國海油數據治理和數智化轉型的數據匯聚平臺、數據治理平臺、數據基礎服務平臺,本次升級后,將進一步有效保障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實現成果數據共用共享,持續賦能海洋油氣增儲上產、降本增效、綠色安全。


      勘探開發數據治理自2020年四季度啟動以來,構建了中國海油油氣全業務覆蓋統一的數據資產目錄,系統盤點了上游系統現狀、數據資產和業務情況。勘探開發數據湖二期的亮點在于,在此前的基礎上,對平臺底座、治理工具和服務能力進行了全面提升,建設了面向勘探開發多元數據類型的湖倉一體架構,徹底打破數據孤島,實現了海洋油氣全業務領域數據統一管理、共享應用。


      據了解,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對中國海油上游業務約4.9億條數據資源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和共享,搭建“勘探開發協同研究平臺”,支持勘探、開發、鉆完井等專業104個研究場景在線研究,減少90%科研數據收集時間,提升了研究精確度。以海洋油氣勘探專業科研人員必需的砂巖儲層研究工作為例,協同研究平臺搭載的砂巖薄片智能鑒定系統鑒定的精準度可達到90%,相當于一位傳統肉眼鑒定模式下擁有10年鑒定經驗的專家,而鑒定效率卻是人工鑒定的25倍。


      除此之外,勘探開發數據湖平臺對海上智能油氣田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多模態數據和人工智能-機理模型結合算法,建立“智能鉆井導航系統”(IDNS),科研人員以安全為底線、以速度為目標,形成了海上鉆井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功能,通過大數據概率工期智能推薦算法實現鉆井最優路徑規劃和最合理工期設計,半年可節省設計源頭工期126天。同時,基于設施和生產現場監測數據及數智化技術,把握源頭設計,助力秦皇島32-6油田、東方油田群等智能油田建設,達到核心業務數字化覆蓋率90%,設備故障率降低10%,百萬人工時事故率降低10%,并實現臺風模式遠程遙控,生產設施在無人值守下自主生產,避免臺風對海上油氣生產造成影響,保障油氣能源穩定供應。


      中國海油研究總院董事長、總經理田立新表示,數智化轉型是解決海上油氣田開發難題的關鍵。未來,中國海油將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和管理模式創新,培育發展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逐步實現海上智慧油氣田的目標。(記者 王璐  實習生 陳慧婷)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