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賦能審核 高效一鍵完成 中鐵建設集團發布智能建造成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3





      一份22萬平方米高鐵站房施工方案,僅需90秒即可完成全方位智能審查,精準鎖定8處計算偏差,并一鍵生成包括72項審核結果的詳細報告。日前,在中鐵建設集團智能建造成果發布會上,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建筑行業首個施工方案人工智能審核平臺,完成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智能審核,讓業內人士體驗到建筑行業智能化升級的便利。


      在傳統建筑行業中,施工方案審核長期依賴人工操作,數字化程度較低,且高度依賴審核者經驗判斷,導致工作強度大且審核結果不穩定。此外,由于規范沖突和地域差異等因素,審核結論容易出現矛盾,中小企業的方案首次過審率不足60%。


      針對建筑行業施工方案審核的痛點和難點,該公司組建10人研發團隊耗時兩年,首創“知識圖譜﹢大模型”雙引擎架構,完成施工方案智能審核系統開發。該平臺采用光學字符識別解析和文字提取算法,能準確識別書寫習慣,實現對施工方案中關鍵信息的精準識別與抽取。依托深度學習算法、神經網絡、知識圖譜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該平臺可模擬專家決策過程,實現AI驅動的一站式方案校驗。這是繼項目智能巡檢機器人、混凝土施工機器人等創新成果后,中鐵建設“鐵小智”品牌的又一創新突破。


      “之前我們審核施工方案需要3到4小時,使用施工方案智能審核平臺。最快1分鐘就可以自動生成一份審核報告,極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中鐵建設建筑科技公司總工程師董磊介紹道。


      “這里運行的不僅是算法,更是數千份施工方案凝練的智慧結晶。”龐明亮青年創新工作站負責人說。作為該集團首個首都青年科創平臺授牌的技術團隊,其研發的知識圖譜可視化系統已構建起覆蓋工程設計、施工、運維全鏈條的智能決策網絡,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與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施工方案自動優化及風險預警。目前,該系統在全國100余個項目應用,實現了對鋼筋、混凝土、腳手架、高支模等10余種施工方案類型的智能審核。


      中鐵建設集團加快科研創新體系閉環建設,打通創新產品的“產學研用”全鏈條,以數字化、智能化領跑新質生產力。該公司技術專家李小榮介紹說:“施工方案智能審核平臺,作為'鐵小智'品牌的重要技術突破,初次使用便讓人眼前一亮,審核報告內容直觀,明確指出方案中的問題,并提供相關依據。便于編寫人員調整,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該平臺引入DeepSeek大模型,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施工項目,攻克建筑領域專業術語多源解析、規范沖突動態消解等12項技術瓶頸。施工方案智能審核平臺成功入選北京市住建委評選的“北京市智能建造創新應用場景(第一批)名單”,獲評2025年度“智慧城市先鋒榜·優秀軟件”認證。


      截至目前,施工方案人工智能審核平臺已累計審核方案超3000份。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有力推動該集團方案返工率下降65%,審核效率提升80%,降低審核成本73%。


      據介紹,下一步,中鐵建設研發團隊將以住建部印發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為技術藍本,高效推進系統迭代升級。通過構建缺陷情形特征數據庫、開發多維度風險推演算法,實現缺陷清單的智能識別全覆蓋,同步形成方案編制-風險預判-動態預警的全鏈條管控能力,以數字技術筑牢施工安全防線。(袁鵬 本報記者 徐建華 實習記者 徐雅臣)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