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混頻調制技術柔性交流互聯工程投產
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破解配電網建設難題
近日,全國首個基于混頻調制技術的緊湊化經濟型多端柔性交流配電互聯工程在廣東橫琴正式投產。該工程為南方電網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推動粵澳科研合作的最新成果,成功將緊湊化經濟型多端口柔性互聯裝備應用于中壓配電網,通過容量共享,將區域供電能力提升30%的同時,工程占地面積比傳統柔性互聯設備縮減了30%,破解了城市高負荷密集區配網面臨的供電走廊緊缺、電網容量提升受限、網絡損耗亟待優化等難題,樹立了新型配電系統建設的技術標桿。
據了解,該工程作用于橫琴中醫藥產業園區、科學城片區和綜合能源站區域,通過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自主研發的緊湊化經濟型多端口柔性互聯裝備的應用,實現了區域內20千伏配電線路之間互相調劑負荷功能,效能較常規技術高出三成。
"這意味著不僅是降低了電網接線成本,還能縮減配套工程的占地面積。"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智慧馭電平臺負責人陳勇介紹,以上述的區域網架為例,往常提升區域供電能力的解決方式,將配套新建一座容量3000千伏安、占地面積130平方米的配電房,而這次應用了緊湊化經濟型多端口柔性互聯裝備的配電房,只使用1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就達到了提升區域內電能質量的效果,實現"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緊湊化經濟型多端口柔性互聯裝備還支持接入直流變壓器,為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電動汽車等直流電源及負荷接入電網,構建雙向能量交互平臺,積極應對區域內分布式新能源發電和負荷變化帶來的潮流波動,確保區域電能質量穩定可靠。
"這個緊湊化多端口柔性互聯裝置,能夠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構建多元互聯生態,還能有效破解城市配電網各種復雜場景下的供電難題。比如,面對全電纜型配電網普遍存在的無功過剩、電壓偏高問題,裝置可實現線路電壓動態精準調控,這是城市配網典型場景的'優質供能升級方案'。"參與項目的珠海澳大研究院劉盾盾總監介紹道,"項目在橫琴的成功落地,也讓我們對相同技術在澳門這樣的高負荷密度城市電網中應用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實驗成果由粵澳合作研發,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和推廣價值。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共享實驗室融合創新平臺作用,推動更多能源電力技術實現橫琴研發、灣區制造、澳門出品、全球應用。"陳勇說。(沈詩鳴 劉堯)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