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卡脖子”到國際領先 礦冶集團高性能封嚴涂層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1





      近日,礦冶集團“新型可磨耗封嚴涂層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不僅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國高端裝備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更使我國在這一關鍵技術領域躍居國際領先水平。


      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與蒸汽輪機作為國防和能源領域的“國之重器”,其性能提升始終牽動著國家戰略發展的神經。而可磨耗封嚴涂層作為這些裝備中用量最大的涂層,堪稱保障高效安全運行的“隱形衛士”:它既能實現精密動密封,避免轉子因碰磨受損,更能提升裝備效率1%、降低能耗1.5%,并將熱端部件壽命成倍延長。要知道,燃機效率每提升1%,都需要全球科研人員近十年的不懈努力。


      不過,這層“神奇涂層”的研發難度超乎想象。它必須在高溫高速的極端碰磨環境下長期服役,既要具備“高可磨耗性”以保護轉子,又要擁有“高結合力”防止自身脫落,這種“既軟又硬”的矛盾特性,讓歐美鉆研數十年仍視其為“黑科技”,且事故頻發。我國起步更晚,早期涂層普遍面臨脫落、磨損轉子、壽命過短等問題,成為制約高端裝備發展的瓶頸。


      面對這一困境,技術團隊踏上了長達二十余年的攻關之路。在國家材料專項、863計劃等十余項國家級項目的支持下,團隊以建立模擬高溫高速工況測試平臺為突破口,成功揭示了涂層在極端環境下的磨耗機制,以及組分對可磨耗性的影響規律。在此基礎上,他們創新性地提出“骨架組分與可磨耗組分強弱協同”的設計思路,一舉攻克了從“設計—材料—涂層—評價”的全鏈條關鍵技術。


      如今,團隊已研制出8種覆蓋全溫度段的長壽命可磨耗封嚴涂層材料,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自主研發的模擬工況可磨耗試驗機,能在1200℃高溫、450m/s線速度下精準測試,并具備磨屑收集功能,站上國際最高水平。這一系列成果,構建起我國首個全面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可磨耗封嚴涂層技術體系。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