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威海:“融合”審批助企發展“減負提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8





      日前,在山東乳山南部24公里遠處海域,百米多高的“大風車”不停轉動,將機械能轉化為“綠電”,經海底電纜送至陸地,匯入電網。


      這是我國單體最大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山東半島南U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從立項開工到全容量并網發電,只用不到兩年時間,項目進展如此之快,與威海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尤其是項目審批的速度非常快,為山東海上風電開發打造了新樣板、新標桿。”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海上風電公司乳山場站站長李士棟說。


      在辦理海上風電產業項目審批過程中,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多層級融辦、多事項聯辦的模式,改變原有用海審批的市區“兩級跑”層級限制,改變立項、規劃、用地、用海審批“串聯”模式,實現市區融合批、事項融合辦,先后為國電投半島南U場址、國華U2場址等重大項目成功辦理立項核準、用地用海等審批手續,項目審批效率整體提升75%,節省項目建設周期約30%,產業上下游總投資近百億元的10個項目加速建成投產。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威海從企業群眾需求端發力,推出124個“一件事”集成辦服務場景的同時,將市級、環翠區兩級部門的33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在更多領域推行市區融合審批服務機制,推動政務服務從“物理集成”向“化學融合”升級,助力全市營商環境質量更優、吸引力更強。目前,全市已有682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區融合辦理,企業群眾辦事效率再提升約70%,跑動次數再減少60%以上。


      同時,面對企業所需所急,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充分利用市區一體、融合運行的優勢,主動聯合環翠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性推出“跨域移交”融合審批新模式,在市級窗口為企業融合辦理變更手續。


      在此模式的加持下,威海瀚正綜合門診部僅用1日拿到搬遷后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比法定審批時限壓減40個工作日,減少申報環節12個、申報材料32份,現場驗收環節由2次壓減為1次,節省資產評估報告等費用1萬余元。


      市區融合審批通過打破層級壁壘,簡并業務流程,不僅極大降低辦事成本,讓企業“輕裝”發展,而且縮減市區兩級、不同部門間“收、轉、審、結”的時限,用融合“產出”審批效能換取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提速。


      “威海市將進一步擴大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等融合辦理事項范圍,優化服務流程,推動更多高頻事項實現‘一次辦好’,釋放更多改革紅利,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李松表示。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