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光谷企業近3年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年均增長30.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8





      光纖光纜行業多項全球第一、全球首個超高通量“火眼”實驗室、全球首款294層TLC存儲芯片、我國首個400G硅光模塊、國內首條柔性折疊顯示屏生產線……


      這些中國首創、世界第一,都源自中國光谷--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越來越多


      走進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車間,全球最大尺寸的光纖預制棒正以全球最高拉絲速度,拉制長達1萬多公里的光纖,這也是目前全球行業最高水平。


      “在光纖光纜領域,我們已攻克所有關鍵技術,實現了自主生產。”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表示,光谷朝氣蓬勃的創新環境和政策支持,推動企業率先挺進“無人區”。


      “近5年,僅各項稅費減免,我們就累計享受約15億元,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莊丹說,長飛光纖以技術的持續突破贏得市場的主動權,不僅9年蟬聯光纖光纜行業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海外業務占比更是連續4年突破30%。


      與長飛光纖一樣,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稅費政策支持下不斷提升創新水平。“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近10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各類稅收優惠共4.3億元,政策紅利給企業研發提供了實打實的支持。”華工科技副總裁、財務總監王霞表示,憑借70多項“中國第一”,華工科技為中國激光贏得了全球行業話語權。


      數據顯示,近3年稅務部門累計為光谷企業落實各項稅費優惠200余億元,為科技企業騰飛注入了強勁動力。其中,2022年度-2024年度,光谷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總戶數分別為4280戶、5638戶、5692戶,年均增加706戶,年平均增長16.35%;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金額分別為179.7億元、249.4億元、306億元,年均增長30.7%。


      提高科技領軍企業合規競爭力


      “企業上市過程中,財務和稅務合規特別重要,稅務部門的精準服務,減少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涉稅風險。”武漢達夢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萍談起企業上市過程深有感觸。


      “主管稅務部門多次實地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幫我們現場把脈,排查涉稅風險,規范適用稅費支持政策。”張萍介紹,在稅務部門的助力下,達夢建立了完善的內部管理體系,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業財融合、稅務健康檢查等多維度舉措,確保稅務合規貫穿于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環節。


      “因為合規,我們研發和經營才能無后顧之憂。”張萍說。作為國內數據庫第一股,目前達夢擁有授權專利200多項,獲軟件著作權300多項,服務于國家重大工程、金融、通信、電力等關鍵領域,連續多年國產數據庫市場占有率第一。


      為助力轄區企業提高合規競爭力,國家稅務總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稅務局成立“光谷稅援站”,組織稅務公職律師、稅務師、法治志愿服務者等專業化人才為企業提供涉稅援助、涉稅維權、法律救濟等“一站式”服務,引導企業完善合規管理體系。


      稅務部門還依托稅務大數據對企業精準畫像,及時開展風險掃描;建立服務專員機制,定期到光谷各大園區開展科創企業稅收政策專場培訓,對研發費用歸集范圍模糊、輔助賬目設置不規范等常見問題開展手把手輔導,引導企業合規經營。


      如今,“合規經營、誠信納稅”已成為光谷企業普遍共識,長飛光纖、華工科技、高德紅外等一批知名科技領軍企業均連續多年被評為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


      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今年6月,光谷發布系列重磅人才政策、推出全新人才服務體系,并宣布建設全球高端人才信息平臺,啟動全球引才行動,加快以人才聚集推動世界光谷建設。


      為跟進支持光谷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稅務部門積極落實人才激勵稅收支持政策,近3年來辦理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優惠1224人次,鼓勵科技人才在光谷落戶創業。積極宣傳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平臺稅收支持政策,近3年來為光谷創業投資企業落實技術轉讓、技術成果投資入股等所得稅抵免優惠1.09億元。


      “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減按50%計稅,按我獲得的10萬元獎勵計算,省下的錢可以帶家人旅游一趟。”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分院一名獲得獎勵的科技人員說道。


      為了涵養良好的留才生態、厚植人才創新沃土,稅務部門還與當地科創、人社等部門聯合開展政策宣講、創業服務,將“便民春風”吹遍光谷每一個園區。今年以來,累計服務高層次人才千余人次,辦理人才涉稅業務380余筆。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光谷高能級創新主體發展迅猛。目前,光谷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73家,穩居全國高新區第四,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5827家,連續3年保持10%以上增長,誕生了國產數據庫、中國電競、交互式AI等新興產業“全國第一股”。(記者 徐衛興)


      轉自:中國稅務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