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聯想控股上市之后,酒業資產和農業資產有望一齊成為支撐其股價的核心資產。預計在2014年聯想控股上市之后,酒業資產也將是支撐其股價的核心資產之一。
聯想控股2014—2016年成為上市控股公司,之所以要謀求整體上市,源于柳傳志“吃好碗里的飯,準備鍋里的飯”這個大道理。
5月8日,被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稱為是聯想控股的大日子。在農業領域辛勤耕耘一年多之后,聯想控股把旗下專門從事現代農業投資和運營的子公司佳沃集團“端上了桌”供人們品鑒。
柳傳志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聯想是從電腦起家,但高科技行業其實是風險很大的,“你們光看到蘋果的風光,不知道出一家蘋果,要死多少高科技企業。因此,聯想永遠是在往上走最風光的時候看到風險,提前布局。”
隨著佳沃的亮相,聯想控股在布局上又再下一城。2010年,聯想控股制定中期發展戰略:通過購、建核心資產,實現跨越性增長,2014—2016年成為上市控股公司。之所以要謀求整體上市,源于柳傳志“吃好碗里的飯,準備鍋里的飯”這個大道理。
熟悉聯想的人都知道,這是現年已經69歲的柳傳志職業生涯最后一戰。此前他曾明確表示,等聯想控股上市后,他就會全面退休。但他依然保持著他40歲下海時的創業激情。如今聯想控股從經營多年的IT行業陸續殺入新的行業,其支柱業務包括IT、房地產、消費與現代服務、化工新材料、現代農業五大行業。
“聯想控股整體上市要有一定利潤基礎,即利潤能達到60億元以上,且利潤增長穩定可持續。”柳傳志明確表示。如今聯想控股布了一盤更大的棋局,一個全新的“大聯想”已經上路。
放長線釣大魚
聯想控股為什么選擇現代農業這個投資周期長的行業呢?聯想能做好現代農業嗎?這在很多人眼里都存滿疑問。畢竟對于聯想這家此前一直在做PC的公司來講,跨界的步子邁得有點大。
對于佳沃,聯想控股沒有太強烈的盈利預期。“我們并不著急,并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事實證明,我們確實在進入的行業都做得非常出色。”柳傳志說,農業是“是經過了非常認真嚴肅的思考,經過了長期的調研,下定了決心要做的事。”
佳沃的前身要追溯到2010年。這一年,聯想控股開始涉足現代農業投資領域,并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農業投資事業部。2012年8月9日,在原農業投資事業部的基礎上,佳沃集團“佳沃”正式成立。
對于佳沃,聯想控股沒有太強烈的盈利預期。“我們并不著急,并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柳傳志公開表示:“聯想控股堅決支持的一個理念—我們不急著掙錢。10個億,20個億咱們投得起。”身為佳沃掌舵人的陳紹鵬亦傳達了相同的信息:“我這兒是二級火箭,上市之后再做貢獻。”
在柳傳志看來,佳沃在做的,就是以IT技術和管理思路改變傳統農業。據悉,秉承“全程可追溯、全產業鏈運營、全球化布局”的“三全”戰略理念,佳沃集團已在藍莓產業建立起從選育、種植開始,到采摘、篩選、品控再到物流、終端等產業鏈每個環節一套嚴格的可追溯體系,為每一顆藍莓建立“身份證”,從而保證讓消費者隨時都能吃到好的、安全的水果。
事實上,聯想控股進入農業近期目標是為聯想控股整體上市貢獻業績,而遠期目標是聯想控股希望做大農業產業鏈。“科技,對于聯想而言,是制勝關鍵。農業,雖保守,對于聯想而言,是利潤富礦。”有分析人士表示。不過,“我們只掙技術、管理和品牌的錢,絕不掙農民的錢。”陳紹鵬這樣闡釋佳沃的盈利之道。
“我們認真研究過,這是一個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不僅是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有巨大的盈利空間,如果一個企業,真是能把牌子打出來,這里面是可以盈利的。”柳傳志也坦言。在另一層面,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十分突出,聯想控股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做出一個可信賴的品牌。
當然,在聯想控股的愿景中,不僅僅是投資果業那么簡單。“藍莓和獼猴桃只是我們的切入點,果業是種植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在水果領域探索并形成成功模式后,可以循序漸進地進入其他現代農業相關領域。”陳紹鵬稱,未來將系統性尋找農業投資機會,同時有步驟地拓展農業細分領域,打造跨領域的農業領先企業。“農業是一個長期的事業,請大家多給我們一些呵護,多給我們一些信任,多給我們一些鼓勵和支持。”陳紹鵬說。
“賣酒”賺快錢
事實上,聯想控股的胃口可不止現代農業。
聯想控股旗下子公司豐聯酒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豐聯控股”成立于2011年。隨后,僅一年之間,湖南武陵、河北板城酒業、山東孔府家,三家酒業公司被全資并購,三起并購資金總額近20億元,完成了對這三家酒業公司的全資收購。2013年年初,豐聯集團完成收購文王貢酒,這讓豐聯集團旗下白酒品牌達到4個,至此聯想控股酒業布局大體成型。而聯想一次次痛“飲”,都在白酒行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聯想控股對豐聯控股的定位,用趙令歡的話來說,是一個要“認真做,制造出一個領先企業的產業”。
聯想控股在進軍白酒業之初遭到了“賺快錢”的質疑。據悉,五糧液和貴州茅臺2012年僅上半年凈利分別達到50億元和70億元,幾乎比聯想集團一年的利潤還高。不難看出,聯想控股計劃整體上市后維持較高的利潤增速以及攫取更多利潤,選擇進軍酒業倒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從IT到酒業,似乎與大眾印象中的聯想控股不太相符。但卻能為聯想控股提供新的盈利點。”有熟悉聯想的人士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白酒行業乃至高檔白酒品牌陷入困境,也讓聯想控股看到了繼續整合二三線以上品牌的機會。
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豐聯控股董事長趙令歡介紹,在頂層設計上,酒業是和中國的不斷繁榮發展,老百姓生活和娛樂不斷發展息息相關的產業,所以酒業被定義為聯想控股一個核心運營性的資產,而聯想控股做大做強這個產業的方式,是通過收購和建造的方式。
豐聯控股每次出手必為全資收購,豐聯控股這種并購式投資和建造的模式,憑什么能夠成功?“進入白酒行業是聯想控股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致力于打造中國領先的酒業集團。”去年9月,趙令歡如是說。
從已有的并購路徑來看,豐聯控股是通過選擇多個區域或全國強勢白酒企業作為主要對象的。據介紹,豐聯控股選擇并購對象有三個標準:傳統的區域名酒,企業文化與聯想契合度高,有可預測的發展空間。豐聯控股并不將企業暫時的銷售規模作為決定是否投資的標準,在豐聯控股看來,釀酒淵源和釀酒工藝是白酒品牌持續發展的基礎,而品牌、歷史和產品質量則是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