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的藍海究竟在何方?有人將目光投向戶外,更有人瞄準了國內巨大的童裝市場以求突破。誠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超過2.22億人,童裝市場的誘惑力可想而知,但這條轉型之路真的行得通嗎?
【現象】成人運動品牌扎堆開發童裝
在長沙各大商場逛一圈,不難發現其中多了不少運動品牌的童裝專柜。這其中,除了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品牌,也不乏李寧、安踏等國內知名的運動品牌。此外,李寧甚至做起了嬰幼兒服飾生意:與“Li-NingKids”不同,產品專門擁有“Li-NingInfant”商標。
這些運動品牌開發的童裝產品通常也帶有強烈的運動休閑風格,價格也緊隨其成人系列。如一件阿迪達斯品牌的男童T恤,標價199元。記者粗略統計后發現,國內外運動品牌童裝單件均價在150元至200元之間。
然而,記者在各大運動品牌的童裝專柜或專賣店進行隨機走訪,發現其市場接受度并不高。雖然臨近“六一”兒童節有不少折扣優惠,但相比迪士尼、HelloKitty、安奈爾等專業童裝品牌而言,生意還是顯得冷清不少。
【分析】關店潮之后的“押寶”之舉
運動品牌大規模進軍童裝市場,或許與近年來其主業不斷下滑息息相關。2012年,國內外運動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大規模關店潮集中爆發。公開數據顯示,李寧專賣由2011年的8255家減少到2012年的6434家,減少1821家,而安踏則關閉了590家門店,特步也有86家關門歇業。
早在關店潮之前,已有企業率先“試水”轉做童裝。2008年,“安踏兒童”誕生,安踏成為國內首家涉足兒童體育用品市場的運動品牌。2013年1月1日,“李寧兒童”開始正式歸入旗下天津寬貓咪運作。李寧的這一舉動引發業界紛紛猜測,認為其“巨虧20億后選擇押寶童裝市場”。
無獨有偶,特步首席財務官何睿博曾在年初表示,2013年特步將繼續關閉100家左右的門店,主要集中在湖南與安徽地區。而其相關負責人也曾向媒體透露,今年將繼續開拓童裝業務,計劃在年內增開100至200家童裝店。
專家觀點
拓展市場還得找準目標
湖南商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彭炳忠認為,運動品牌大量涌入童裝市場,可能給原本不錯的童裝市場帶去新的困境;而且運動品牌在童裝設計上如果受限于“運動”元素,也將很難充分適應市場的實際需求。
他建議,如果運動品牌希望通過借助進入童裝市場打開銷路,就需要在質量和滿足市場需求上多下功夫。“加大宣傳力度,改變消費者對品牌既有的‘運動’印象,同時提升童裝產品的舒適度、環保度和時尚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記者手記
關于救命稻草的困惑
聰明的商人不會坐著等死。繼戶外用品之后,童裝市場成了運動品牌商人眼中的救命稻草。
轉做童裝,將自身的消費群體年齡限下移,乍看確實擴大了整個產品銷售市場。然而,運動品牌如果一味將產品禁錮在“運動”的底線上,單調的顏色和設計必然難以博得年輕“潮爸潮媽”的歡心。縱然80后更舍得為自己的孩子花錢,縱然童裝市場潛力巨大,但如果不改變路子,貼近市場,恐怕這塊看著香甜的蛋糕將永遠只是放在櫥窗,不可觸及。
童裝不是拯救運動品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顯然,貼近市場,謀求產品轉型才是。
來源:紅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