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與工程機械制造廠似乎少有交集。然而,在今年央視中秋晚會上,電視機前的海內外觀眾卻與工程機械制造商山東臨工有了“親密”的邂逅。作為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贊助央視中秋晚會的工程機械品牌,山東臨工的創新之舉亦引來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
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來不乏競爭者,但在經歷市場的洗禮后,山東臨工無疑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1972年,山東臨工的前身——臨沂礦山機器廠在沂蒙老區創建,老區人民的樸實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也造就了臨工人“可靠”、“進取”的企業文化基因。40年來,作為中國第一代4噸裝載機的創造者,臨工人骨子里那種對產品可靠品質的追求保證了企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更足以讓山東臨工的當家人王志中在工程機械品牌間的混戰中底氣十足。
在產品之外,讓王志中更為充滿底氣的是臨工初顯成效的品牌戰略。響當當的產品固然重要,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產品論不等同于企業長青的“搖錢樹”,只有將自己的產品轉化為人們對品牌的口碑,才可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近兩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驗。在銷售壓力增大、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業內企業以往慣用的粗放式營銷方式顯然已經過時,通過長期形成的“關系”網絡進行的買賣也難以為繼,而過于重視采用“回扣”的灰色攻勢既背離了現代商業道德又對企業的未來造成負面影響。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品牌營銷所傳達出的“正能量”價值,對市場的拉動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
因此,山東臨工摒棄急功近利的銷售模式,實施“建國際化臨工,創可信賴品牌”的品牌化戰略,對處于低潮的工程機械行業有著良好的示范意義。
現代營銷學奠基人之一的菲利普·科特勒說:“品牌營銷是一場永不停止的賽跑”。對于有40年歷史的山東臨工而言,面向未來選擇品牌化戰略,無疑是正確的。只有堅持實施品牌化戰略并一路走下去,才能在當下市場疲軟的境況下爭取到更多的訂單,占領更多的市場,使企業得到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立足國內,謀定全球。山東臨工的品牌化戰略并未止步于國內。臨工的國際化探索,很快嘗到了品牌化戰略的甜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與交融不斷加劇。對此,臨工在觀念上并不保守,2006年,臨工與沃爾沃聯姻,開啟了國際化之路,向著國際知名的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目標穩步邁進。資料顯示,山東臨工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全球布局,業務遍及俄羅斯、非洲、南美、中東、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等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企業,敢于突破,才會歷久彌新。說到底,臨工在品牌戰略上的創新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大膽嘗試,而不變的是臨工多年來一直堅守的“可靠”之心。臨工的品牌魅力在歲月中不斷積淀,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傳遞著一股讓人為之敬畏的正能量!
來源:中國建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