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消息,在經過驚心動魄的24小時之后,某著名護理用品品牌電商負責人向億邦動力網吐露了自己的擔憂:“雙十一的低價促銷的確讓我們嘗到了甜頭,但我們現在十分擔心,很多經銷商會借機抄底進貨,沖擊我們原有的分銷體系。”
在天貓看來,雙十一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狂歡。但在部分品牌商眼里,稍有不慎則是一場災難。根據億邦動力網在10月9日的跟蹤,體育用品品牌李寧就出現了線上折扣過低、從而沖擊線下經銷商的情況。而這一結果,向來是品牌商做電商的大忌。
該品牌指出,對不少主渠道為超市的快消品品牌來說,本身售價絕對值就不高,利潤相對也有限。“但天貓雙十一全場5折的大促,徹底擊穿了這一類品牌商的利潤底線。”
而通常情況下,這些品牌不會采取如此低的折扣來折損自己的利潤,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嚴格執行標準的價格體系。
“渠道商價格的體系按照經銷商和分銷商,會劃分不同的等級。比如衛生巾,線下一般給區域總代一個折扣,然后經銷商再給分銷商一個折扣,最終零售商的銷售折扣絕對比5折高。”上述人士向億邦動力網指出,雙十一期間,為了配合天貓活動,品牌商必須拿出5折甚至4.9折的讓利來吸引消費者,這一招的確會帶來短期巨大銷量,但也引來了部分混雜其中的分銷商。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天貓雙十一大促,區別于以往任何電商促銷,引流之大超乎想象,僅11月11日開啟雙十一的第一分鐘,就有超過1000萬的訪問量。另一方面,各種前期預熱也徹底刺激了消費者的熱忱。為此,商家備貨金額動輒千萬,多則上億。
這讓分銷商看到了超低價進貨的可能。畢竟通過層層渠道代理拿貨難以拿到如此低的折扣,同時又有如此大的單量可以提供。于是,一場針對消費者的零售大促,在個別領域中卻最終變成了批發。
從部分商家提供的雙十一當天成交記錄來看,的確有買家的購買數量異常之大。難點在于,即使商家可以質疑,卻很難證明是分銷商在操作。
“尤其是某些標準化產品,類似衛生棉、紙尿褲通常不涉及尺寸,分銷商借機進貨的可能性相當高。”據另一家著名日用品牌電商人士介紹,為了防止分銷商抄底進貨,系統設置成單個ID一次購買不得超過3套,但可疑用戶會更換多個ID來購買,因此,從成交記錄上很難區分是否屬于故意行為。
按照天貓規則,對方拍下了商品并予以支付,則必須發貨,否則會引起投訴或糾紛,甚至被判定為故意延遲發貨。而在雙十一期間違返天貓規則,極有可能遭到重處,乃至被禁止參加接下來的任何活動。
“事到如今也只能認了,這種情況防不勝防。即便是,也無可指摘。誰讓你上了雙十一?”一位不愿具名的傳統品牌電商經理對億邦動力網坦言,參與雙十一就等同于默認了要承擔有渠道商渾水摸魚的風險,“在雙十一面前,你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義無反顧地上,要么為了維護自己的價格體系躲得遠遠的。”
但對于抱有顧慮的品牌商而言,兩難心態也只能變作“事后諸葛亮”。畢竟天貓雙十一的“魅力”不是每個品牌商都能抗拒的,在191億風暴過后,更讓很多還沒觸網的傳統零售和品牌商躍躍欲試。
但對不少品牌商來說,價格體系混亂造成的后果也是嚴重的。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品牌商參與大促原本是要讓利消費者,但利潤空間完全被分銷商掠走;再有,天貓覆蓋范圍之廣,為跨區域竄貨提供可乘之機,致使固有體系下的中間商利益受損。
“正應了一句觀點,大促是春藥,也是毒藥。”上述日用品牌電商人士無奈稱,“相信這是不少品牌商的真心話。”
在激烈的變革方式身后,完全可能產生激烈的結果。
來源: 億邦動力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