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中國黃金文化旅游品牌,淘金小鎮增色“黃金節”


    時間:2012-09-25





    8月27-8月30日,招遠黃金市隆重開幕,每年一度的黃金節使得金都招遠的旅游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今年6月2日由中礦集團投資興建的中國黃金實景博覽苑二期工程“淘金小鎮”正式開業,淘金小鎮也成為本屆黃金節媒體與廣大游客關注的焦點。


    據記者了解,“淘金小鎮”由中礦集團投建,南鄰中國黃金實景博覽苑,北依羅山國家森林公園,三者構成中國黃金文化特色旅游名牌。淘金小鎮自6月份正式開業以來,備受游客好評,已經成為招遠金都文化旅游項目上的一顆明珠,與目前國內現代化元素最多、功能最全、規模最大的黃金主題旅游景點——中國黃金實景博物苑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成為成為金都招遠市黃金之旅、金礦冶煉循環利用、黃金深加工、黃金交易等上下游產業開發中的又一成功實踐,也是中礦集團開創科學、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


      南苑北鎮 中礦打造中國黃金文化第一游


    與羅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羅山黃金文化旅游區以中國黃金實景博覽苑、淘金小鎮為主要內容,已經成為“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而南苑北鎮的格局已經成為中國黃金文化第一旅游景點。


    首先走進的是7000平方米的黃金博物館,11個主題展廳打破了傳統的櫥窗式陳列格局,用聲、光、電、動漫、幻影全息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黃金產業的前世今生。你可以通過震撼的4D電影,親眼見證在侏羅紀時代,行星與地球“碰撞”出黃金元素,這些元素又在日后的地殼運動中形成礦脈。你還可以在“黃金交易體驗廳”,瀏覽中國黃金網,實時掌握金價,并用購買的游戲金幣,根據漲跌曲線模擬交易,過把“炒金癮”……


      離開博物館,搭乘電機車,下行到“礦井體驗區”又是一種別樣的體驗。沿著近1000米的礦井平巷前行,盛夏的高溫轉瞬消失。慢慢走進礦井深處,可以完整地了解鑿巖、爆破、通風、支護、扒裝、運輸、提升等黃金采礦的全過程。你甚至可以撿拾幾顆金礦石,真實體驗一回礦工生活。


      在黃金實景博覽苑以北,就是淘金小鎮了。剛剛營業不久的小鎮熱鬧非凡,景區工作人員一律著宋代服飾,從貪心的當鋪老板,到辛苦勞作的包工頭,再到淘金河的淘金工,均由工作人員扮演,令游客體驗到穿越的感覺。“一朝步入小鎮,一日還您千年”。來到小鎮,宋朝礦工的真實生活就出現在面前,糕點鋪、金匠鋪、當鋪、藥鋪、博弈坊、官署、驛站、鏢局等,這些與宋朝礦工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一一呈現。在淘金河,“宋代淘金者”會帶著你淘一回真金,近距離真實感受淘金樂趣,運氣好的話,收獲還不少呢。督金府里的明斷盜金案更是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潘仁美。在這里還可以了解宋代招遠的建筑民俗、黃金交易民俗、飲食民俗、娛樂民俗等繁華景象,更是可以親身體驗在淘金河里“吹盡狂沙始見金”的收獲和樂趣。據介紹,這是還是抗日題材影視劇——《大金脈》的主要拍攝地。


      中礦黃金游名聲大振 企業穩步推進轉型發展


      隨著羅山黃金文化旅游區的名聲大振,“中國黃金第一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為何打造黃金主題游,中礦集團董事長趙金菊道出了原委,她說,招遠三面環山一面海,黃金儲量約占全國的1/10,產量也連續30多年位居全國榜首,有“中國金都”之稱。作為以黃金采、冶、煉于一體的大型國有資源型企業,“練好金,也要用好金”一直是集團的企業信條,而探索以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的產業結構調整,既是招遠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公司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轉型是國有資源型企業的宿命。趙金菊表示,招遠市委市政府提出經濟發展要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在這一背景下,作為骨干企業,中礦集團也未雨綢繆,適時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對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來說,旅游業和服務業是朝陽產業;對于招遠來說,金、海、山、泉資源豐富,旅游業和服務業是一塊有待于做大的‘蛋糕’。 ”趙金菊說,“不僅如此,中礦集團還有現成的設備設施,可以作為旅游開發的現成資源。比如礦井體驗區的前身,就是山東中礦集團羅山金礦180號礦井,我們就是利用原有的廠房和生產設備,讓游客全面了解黃金選礦、冶煉的生產流程。”


      除了這些,趙金菊認為,中礦集團選擇開發黃金旅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招遠有悠久的黃金文化歷史,這些歷史和文化怎么體現出來,旅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用有形的旅游可以更好地展示招遠的文化靈魂。”


      正是在這樣的考慮與規劃下,為了及早扭轉黃金主業“一枝獨秀、一業獨大”的局面,2006年,集團進入了多元開發階段,成立了項目建設辦公室,組建了山東金都旅游有限公司和中礦置業公司,將轉型工作與主業生產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考核。


      轉型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順利轉型,實現“地上一半、地下一半”的目標,集團一方面走出去,向同業學習借鑒;一方面深挖招遠的黃金文化歷史,希望從文化中找到生產力。


      趙金菊告訴記者,早在幾年前,集團就走出去,到澳大利亞考察,了解澳大利亞黃金旅游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集團還全面了解國內同業的探索,期望找到可以借鑒的經驗。“比如,浙江的黃金旅游是以地質公園為方向,因為其有清晰的礦邊界。還有一些黃金企業以高爾夫、房地產等為突破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總之,就是要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當地的環境。”


      在趙金菊看來,招遠悠久的黃金文化就是資源優勢。“招遠采金歷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宋朝,招遠人就發明了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自宋代至今,這一采金工藝影響深遠。此次建設的仿宋代建筑風格的淘金小鎮就是依托招遠千年黃金開采歷史,重現了一千年前宋代采金場景、街景,讓游客體驗古代淘金生活,了解中國古法淘金的工藝。”趙金菊說,“黃金博物館是一部人類的黃金史,礦井體驗區是近現代采金體驗,淘金小鎮則是古代淘金生活。可以說,現在,招遠已經形成了一個立體的有層次的黃金旅游集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