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重工,改變中國制造的的印象


    時間:2012-07-16





    “公司越大,我們越忙,越累。”近日,在三一重工一號辦公樓外,身為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感慨。距離辦公樓不到100米遠處,小型高爾夫球場綠意濃濃。向文波告訴記著,“我們只有工作,沒有休息,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就是吃飯和睡覺,那也是為了工作的需要。”


      三個一流


      與單純的營業額排名不同,上市公司的市值更能體現投資者對企業發展潛能和前景的價值判斷,也更能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和品牌地位。早在2010年10月,三一重工就成為中國機械行業首家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上市8年來,三一重工從單純的混凝土機械領軍企業轉變為全面綜合的工程機械生產商。與此同時,三一重工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以50%以上的年增長率向前推進。


      讓向文波開心的事,不止這一件。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車的成功下線,再次刷新最長臂架泵車的世界紀錄。此前,三一重工的62米臂架混凝土泵車因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向核廢料池注水就已受到了極大關注。


      目前生產56米以上臂架泵車的企業,全世界只有三家公司,分別是德國大象、上海施維英以及三一重工。2007年,三一重工自主研發的66米泵車創了吉尼斯世界紀錄;2009年,三一刷新自己的紀錄,將泵車的臂架增至72米,2011年再次增至86米。


      “至少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制造崛起的一個表現。”向文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三一從第一天開始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一件什么事情。簡單地說,就是三個一流: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這是三一名字的由來,也是三一的夢想,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的現代化作出貢獻,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改變中國制造的形象。”


      如今,三一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已經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和非洲建立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力爭把三一重工辦成世界級企業。”向文波說,繼當初企業初創和股票上市之后,國際化堪稱是三一的第三次創業。


    “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在2015年海外銷售占到整個銷售的30%左右。”向文波說。


      品質改變世界


      1992年,向文波進入湖南三一集團時,三一已經是婁底地區最大的民營企業,年銷售額過億元。不過,在向文波看來,這種發展速度和規模距離“三個一流”的夢想甚遠。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后,三一總部遷至長沙,進入市場容量更大的工程機械行業。


      彼時,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水平比農機產品還差,成為劣質產品和廉價產品的代名詞,90%以上的國內市場被幾家跨國大公司牢牢占領。


      向文波等三一人意識到,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受制于人,使國內工程機械發展受限、利潤大量流失、產業安全面臨風險,因而立志要改變這種狀況。直到現在,三一產品的大部分零件仍然是由世界一流的供應商生產,但核心的臂架和泵送系統,則由三一重工自己研發制造。


      “我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有將近一萬人的科研隊伍。”向文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三一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就是研發創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