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寺廟學品牌塑造


    作者:李光斗    時間:2012-07-02





    世界上什么樣的品牌生命力最長久?

      答案是大學和寺廟。

      成為百年品牌是每個中國企業的夢想,但千年寺廟易見,百年品牌難尋。寺廟這一品牌能夠歷經戰亂,屢毀屢建而千年不倒,各種經驗值得企業家學習和悟道。

      鮮明的品牌形象——木魚、袈裟、阿彌陀佛

      說到寺廟,每個人都會想到木魚、袈裟、阿彌陀佛等,反之亦然。這就是品牌標識的力量。鮮明的標識會讓品牌容易記憶和傳播,這是寺廟能延續千年的法寶之一。

      “走出去”是當下中國品牌夢想,但為什么很多品牌卻走不出國門?因為他們連一個最基本的、合格的英文名都沒有。他們所謂的英文名稱,只是單純的中文拼音或拼音首字母縮寫,沒有任何內涵,也不會讓人產生好的聯想。狗不理包子的英文名是“go believe”、同仁堂的英文名是“tong ren tang”、全聚德的英文名是“quan ju de”……這些名字能傳達出什么品牌內涵?如果日本壽司的英文名稱是“rice rolls”,它還會風靡全球嗎?日本人很聰明,懂得將自己的名字,依附于飲食文化上,從而制造出日本食品高素質的印象。相反,中國老字號雖然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淀,但卻不懂合理利用,以漢語拼音等欠缺文化內涵的方式命名很難被外國人認同。

      打造鮮明的品牌形象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國品牌要從基本做起,起一個國際化的通用名稱,以鮮明時尚的形象示人,找到自己的“木魚”、“袈裟”和“阿彌陀佛”, “走出去”才會少去許多阻礙。

      完善的品牌制度——定時撞鐘、每日念經、戒律院

      完善的制度讓寺廟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厚的佛教氣息。它的選址、構造、金銀飾物、窄小的天窗、微暗的光線,閃爍的油燈,再加上每日定時的鐘聲、每日定時的念經,幾千年來,寺廟始終都是以固定的形象展現在世人眼前。一套完整的傳播制度維系著寺廟的正常運轉,讓寺廟的品牌塑造始終是有理可循。

      但反觀中國企業,卻沒有建立起和消費者溝通的完善戰略。除了王婆賣瓜的自夸叫賣式廣告,沒有絲絲入扣,融入消費者內心的情感和心靈訴求,更沒有對品質嚴苛的管理。

      當然,寺廟始終能以固定統一的品牌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戒律院。戒律院的存在讓寺院的制度始終能被不折不扣的執行,違者必有重罰。那么品牌的戒律院是什么?是品牌管理制度,但這恰恰也是被很多品牌忽略的制度。以VI系統為例,很多品牌都有一套完整的VI系統,但卻沒有相應的執行制度,導致品牌logo、大小比例、色調等經常會有變化。消費者每次見到的都是不同“款式”的logo、不同顏色的logo,那么品牌花巨資建立的VI系統又會有什么意義?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應該是大到品牌管理模式小到VI執行考核的一套完整體系。只有按這套體系嚴格執行,才能保證品牌的正常運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