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作為第十五屆渝洽會的重頭論壇之一,“中國(重慶)絲綢品牌戰略高峰論壇”在南坪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渝洽會第一次策劃組織繭絲綢行業的專題論壇。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巡視員、國家繭絲辦副主任李朝勝在演講中特別指出中國絲綢應該向美國蘋果公司學習,不斷創新并加強拓寬創新成果轉化的通道,這樣才能堅持鞏固中國絲綢的優勢地位。
絲綢消費者認知抽樣調查結果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80.4%的消費者對絲綢為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表示贊同;18.7%表示比較贊同;只有1%表示不太贊同;不贊同為零。
了解中國絲綢文化有18.6%表示“我很了解中國絲綢文化”;有54.4%基本贊成;有14%不了解。
絲綢產品滿意度16.5%表示對購買使用的絲綢產品非常滿意;74.2%表示對購買使用的絲綢產品比較滿意;0.8%表示對購買使用的絲綢產品不太滿意;0%表示對購買使用的絲綢產品不滿意。
絲綢品牌認知度69.9%消費者對“我幾乎說不上絲綢制品品牌的名稱”表示贊成,表明絲綢品牌認知度較低;67%贊成“經常在固定地點購買絲綢產品”;81.8%表示更依賴老字號絲綢店產品品質。
消費者心目中絲綢的品牌形象71.9%選擇“健康”;63.6%選擇“天然”;11.5%選擇“奢華”;33%選擇“時尚”;32.5%選擇“環保”;28.3%選擇“美麗”;23.5%選擇“怡人”;13.4%選擇“綠色”。
我國絲綢貿易額雖然依然占世界絲綢貿易比重的80%,但占中國出口額的比重由1985年的3.4%降為2011年0.19%。我們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大國不一定就是經濟強國,尤其與美國、日本、德國在品牌、價值創造所處地位相比,我國要成為絲綢品牌強國還有很長的路程。我們必須抓住“十二五”這一歷史機遇期,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借鑒與創新的中國絲綢品牌道路。絲綢品牌強國的重要標準絲綢品牌強國首先應具有較大的絲綢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絲綢貿易、產能、產量的第一梯隊和領軍。我國絲綢產量、產能和出口額已在幾十年來保持世界前列和第一的地位,但是國內消費水平還不高,人均絲綢消費低于世界平均值。
絲綢品牌強國應成為國際貿易規劃的主要參與者和制定者,有較強的定價權和價格發現引領能力。我國絲綢產業在國際貿易中處于較低端,貿易依存度過高;在國際市場渠道中處于被動地位。而且,我國正式加入WTO時間剛十年,基本世貿規則尚在熟悉、適應和接軌過程之中,在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上,尚缺乏足夠的發言權,在貿易談判中處于弱勢。
絲綢品牌強國必須在絲綢貿易中具有明顯的綜合競爭優勢。目前我國絲綢產業在國際分工中,與美日德法意等發達國家相比,在核心技術、標準制定、重大裝備和計量儀器、專利和知名品牌等方面明顯落后。我國絲綢產品雖然技術進步較快,但總體看還是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優勢,市場替代性很高,離國際分工微笑曲線的兩端仍有差距,因而附加值不高,僅以低價格取勝。
絲綢品牌強國應具備不斷拓展的絲綢品牌延伸服務價值。當絲綢品牌文化內涵通過營銷模式創新和延伸,形成更大的服務市場,創造更多的附加值,即從貨物貿易升級為服務貿易,這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絲綢品牌強國的標志。
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瞄準世界知名品牌和經驗,從四個標準方面加快與世界接軌,向強手學習,向規則要話語權,通過科技進步和標準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消費,提高絲綢行業整體效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