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質量品牌戰略,提高工業發展效益


    時間:2012-05-31





    核心提示: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要以促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為核心,以開發品種、提升質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務、提高效益為著力點,建立健全“部門指導、行業自律、企業主體、社會監督”的質量工作體系,形成“國家與地方、部門與行業、企業與社會”合力推進質量和品牌建設的新格局。


      在國務院日前發布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為轉型升級的中心任務被重點提出。


      《規劃》強調,要正確處理好工業增長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重大關系,加快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改善工業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環節則是“提升產品質量,加快品牌培育”。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解讀《規劃》時表示,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是提升產品附加值、改善工業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途徑。


      實施質量品牌戰略,需要找準著力點,加快產品質量建設與自主品牌培育,建立產品質量安全的保障機制,形成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協同推進的合力機制。


      找準著力點 三方面重點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持續向好,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制造水平日益提高,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脫穎而出,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較好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與此同時,受傳統粗放型發展方式的制約,我國工業產品質量和品牌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例如總體發展不平衡,部分產品質量差、檔次低,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部分技術標準水平低、結構不合理,貫徹實施不力;產業基礎差,創新能力不強;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基礎能力建設投入不足,監管機制不健全等。要改變這種現狀,切實提高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就要加快實施質量和品牌戰略。


      實施質量品牌戰略,是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構建工業產品質量和品牌發展的長效機制,對增強我國工業企業國際競爭力,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規劃》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我國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要邁上新臺階,新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明顯增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準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食品、藥品、紡織服裝等民生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要進一步提高。


      這些目標與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基本一致。要實現上述目標,加快實施產品質量與品牌戰略,就要以促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為核心,以開發品種、提升質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務、提高效益為著力點,不斷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同時,要從提升工業產品質量、加強自主品牌培育、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等三個方面重點推進。


      在提升工業產品質量方面,要通過健全質量發展政策與規章制度,提高產品質量發展的地位,改善政策環境;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促進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開展關鍵基礎產品質量攻關;推動重大裝備可靠性提升。


      在加強品牌培育方面,要支持企業通過研發核心技術,改進產品外觀設計、包裝質量與售后服務等,不斷提升品牌的質量形象與市場競爭力;引導優勢企業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品牌;通過建立品牌培育評價機制,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宣傳,加快產品開發和品種創新,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不斷提高質量信譽和品牌影響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