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我國家用電器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跟蹤掌握我國家電行業的品牌建設情況,推動中國家電行業品牌建設進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者工業司指導下,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研究完成了《中國家用電器行業自主品牌研究發展報告(2010~2011年)》,并以報告的形式全年發布。這不僅將成為企業全面了解行業品牌建設狀況的重要渠道、國際市場了解中國家電行業的重要窗口,還將成為政府部門加強品牌培育過程動態監測的重要平臺,對推動我國家用電器行業品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主要從家電行業自主品牌發展現狀、行業自主品牌建設的成績、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等幾大方面,詳細介紹了在過去一年里,我國家用電器行業品牌建設的發展情況,在總結成績的基礎之上,重點分析了目前家電行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家電業生產規模已居世界首位,2011年產值突破萬億元。中國家電業生產制造規模牢牢占據世界首位,隨著家電行業生產制造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加凸顯國內家電行業品牌建設工作的不足和緊迫,由制造大國向品牌大國的邁進是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同時,家電業品牌保護意識增強,努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目前大部分企業逐漸開始重視品牌自身的建設,部分龍頭企業早已邁出打造國際品牌的步伐。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國企業對商標的保護意識與日俱增。2010年全球企業提交國際商標注冊申請近40萬件,其中中國企業的申請數量同比上一年增長了40%以上,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增力之一。從總量上看,中國2010年共申請國際商標注冊1928件,位列全球第七位。
尤其是工信部《關于加快我國家用電器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推出后,我國家電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就國內市場而言,2010~2011年國內家電品牌市場表現突出,海爾系、海信系、美的系、長虹系零售額位列前茅,合計份額超過50%。海爾、海信、美的、長虹、格力、新飛各有所長,競爭激烈。就國際市場來看,中國家電產品出口量創新高。
同時,家電行業整體自主品牌建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是品牌價值不斷提升。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中國家電企業不斷通過自身努力,包括品牌建設、技術升級等積極打造自主品牌,2011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前位中,家電品牌占據三位。在國際化發展道路上,這些品牌已經顯現出與國際頂尖品牌比肩的態勢,成功入選美國品牌價值咨詢公司發布的“2010年全球最有價值500品牌排行榜”。
二是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互動發展。目前,國內家電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以山東青島為核心的環渤海、以浙江慈溪為核心的長三角、以廣東順德為核心的珠三角等三大產業集群,同時以合肥、滁州為中心的中部家電產業集群也在迅速崛起。家電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為區域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堅強的后盾與有力的支持。
在總結成績的基礎上,報告還重點分析了家電品牌在行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品牌管理處在初級階段,品牌文化建設缺失;品牌核心價值模糊,缺乏品牌內在價值的培育;品牌過度延伸導致分散品牌的價值含量等。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提出了以下建議:國家、企業應聯手保護自主品牌,防止惡意收購。企業要加快自主創新,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售后服務體系建設,滿足消費者差異化服務需求,制定明晰的長遠發展規劃,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建立完善自主品牌體系,提高品牌經營管理水平。
應推動產學研合作。中介組織和行業機構加強企業的品牌研究,不斷豐富品牌建設的實踐經驗,為自主品牌建設提供咨詢指導和信息服務;加強產業技術聯盟建設,開展行業共享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增強行業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政府應加強引導扶持,讓自主品牌更好出擊國際市場。政府管理部門重點選擇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市場占有率高和盈利能力強的自主品牌企業,從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及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和跟蹤培育,加強品牌培育過程的動態監測,督促企業認真實施品牌戰略,加強經驗交流與推廣,指導行業組織定期發布品牌報告,通過認定評價結果跟蹤掌握品牌建設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扶持目標和措施,確保培育品牌的領先性和競爭性。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