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達之殤示警中國企業


    作者:司麗    時間:2012-04-01





      柯達的話題已經不新,但其中包含的內涵正不斷被人們破解。這份重量級教材,值得企業界反復研讀。

      百年跨國巨頭柯達宣告破產,讓人們對一個“企業巨人”的現狀和命運唏噓。今天,很多中國企業其實面臨著與柯達同樣的問題。因此,中國企業特別是那些 “百年老店”的老字號企業,不妨將柯達此次面臨的危機當作一面鏡子,以此來審視自身的不足。

      昔日輝煌不再

      柯達的創始人喬治·伊士曼曾在他的遺書中寫道:“我的使命已經完成,還等什么呢?”,這句話就像一句讖語,似乎隱射出132年后柯達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作為美國的產業象征之一,柯達有過輝煌的歷史,毫不夸張地說,它承載著太多的光榮與夢想。曾幾何時,一個個定格的“柯達時刻”,伴隨著一代代人的成長,記錄下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而柯達“串起每一刻,別讓她溜走”的廣告語也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深處。然而,與此前很多大公司一樣,2012年的柯達,似乎已經走到盡頭。在誕生132年后,那個一直致力于要為別人拍出最佳狀態、最動人表情、記錄最美好回憶的柯達,卻恰恰沒有“拍好”自己。

      與柯達命運相似,在2012年,有著10年歷史的索尼愛立信退出歷史舞臺也成為事實。有消息稱,索尼收購愛立信手中50%的股權,索愛將更名為索尼移動,同時,索尼將從2012年中開始停用“Sony Ericsson”品牌,今后新的智能手機將統一使用“SONY”。

      同樣面臨“柯達困境”的還有全球手機巨頭諾基亞。2011年11月24日,諾基亞宣布2012年上半年將從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退市。加上相繼從倫敦、巴黎、斯德哥爾摩證交所退市,諾基亞的資本陣地只剩美國和芬蘭。原計劃于2011年年底關閉的諾基亞羅馬尼亞工廠提前一個月正式關閉。

      回顧世界上多少大牌企業,今日或已消散于歷史煙云之中,或正在遭遇生存發展的各種尷尬。從數字成像技術替代傳統成像技術推倒柯達,網絡視頻播放替代傳統VCD、DVD,iPod等網絡數字播放替代隨身聽、CD、MP3,平板電腦替代電紙書,到眼下正在上演的智能手機替代傳統手機、智能電視替代傳統電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浪潮,造就了蘋果、谷歌等一大批全球性新領軍企業的同時,還讓索尼、松下等當年的全球霸主暗淡無光,甚至還直接引發了柯達等行業代表企業的破產,全球PC巨頭惠普的業務分拆或出售。

      老字號陷困境

      “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恒”,別看這幾句話字不多,但道出了舊時最時髦的“行頭”。而這些當年的“名牌”,也就是今天的老字號。

      沒有品牌是一家企業的悲哀;沒有民族品牌則是一個國家的劫難。曾經,這些老字號,或是靠著卓越的品質、獨特的風味站穩腳跟;或是因為良好的信譽、眾人的口碑得到顧客們長久的支持。它們代表的不僅僅是頂尖的技術,更是品牌的傳承與傳統商業文化的精髓。然而,時光流轉,歲月變遷,這些當年的名牌也在現代商業文化的大潮中起起伏伏。

      追溯西方品牌的淵源,我們會發現如今幸存下來的許多品牌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品牌,而且很多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都已躋身于世界500強企業之中,它們的成功與品牌效應有重要關系。而相比之下,大多數老字號雖然擁有百余年,甚至是三四百年的歷史,歷經百年風雨洗禮的金字招牌,卻沒有給老字號品牌在現代市場競爭中帶來應有的輝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