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發展之路


    時間:2012-03-23





      今年2月20日,安踏公布2011年財報,受惠于創新的產品開發、強大的品牌價值、健康的分銷網絡,安踏各項營業指標呈現健康增長態勢,營業額上升至89億元,利潤達到17.3億元,從銷售額來說,目前業已成為國內體育品牌的領頭羊。

      2008年奧運之后,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到來——以安踏為代表,一批本土體育用品企業迅速崛起。“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占GDP比重不到0.5%,同發達國家的3%相比,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在分析行業形態時,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判斷。

      不可否認,北京奧運和廣州亞運確實促成了國內運動觀念的極大提升,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至還在幼兒園的小孩子,突然之間,“運動風”已經成了衣櫥里的標配,穿著球鞋、球衣去運動,也成了多數人閑暇之余的生活常態。與此相對的是,國人對國產品牌的坦然心態——曾經長期癡迷國際品牌的一代消費者已經悄然將目光轉向國內品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的小師弟師妹、鄰家16歲的小丫頭、自己的導師突然穿著一身安踏和他們一起打球的時候,他們必須承認,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

      品牌價值提升是不爭的事實。在國際賽場上,國內品牌已經成為常客,許多NBA球星成為國內品牌代言人,包括過去的巴蒂爾、斯科拉,以及2010年最受關注的凱文·加內特,國內體育用品企業已經習慣了用國際品牌的思維和手段來做品牌營銷。然而,這不是全部,產品依然是硬道理。“不可否認,國內品牌更熟悉中國本土市場,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消費者獨有的審美取向,這是消費者選擇和信任的關鍵因素。”一位曾經參加過大大小小數百場國內外體育品牌發布會的媒體資深人士這樣認為。

      面對消費者時,各大品牌均有自己獲勝的法寶,作為行業領先的體育用品品牌,安踏始終認為,“物超所值”是安踏制勝的關鍵所在。“同樣價位段里面,安踏可以提供質量更好的產品。”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說。以“物超所值”的理念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佳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安踏賦予的超值體驗,更好地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為了做到這一點,安踏不斷提升自我品牌價值,持續科技創新,這其中凝聚著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監控、店面服務的全流程保障機制。

      給予消費者最好的體驗

      “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一件‘物超所值’的商品,如何讓這件商品與消費者見面。”丁世忠這樣總結,“首先,設計階段你就要保證它的性能,能否形成有效的運動防護;然后,生產工藝是否領先,各項參數是否達到設計標準;再然后,要有一套嚴格質量監督體系,檢驗產品是否合格,合格的產品才能上市,成為最終面向消費者的商品。”安踏一直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讓消費者享受到高性價比的產品帶來的專業體育樂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日前,就有關安踏科技創新方面的問題筆者走訪了安踏副總裁張濤,他告訴我們:為滿足消費者因城市背景、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化需求,早在2000年初安踏就在北京、上海、美國建立設計中心,設計團隊除來自中國大陸之外,還來自中國臺灣以及日本、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地,并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建立了聯合研發機構,真正做到了“品牌在泉州,資源在全球”。

      2011年全年,安踏共向市場推出超過2400款新鞋、3600款服裝及1600款配飾,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喜好及需求。其中,近期上市的彈力膠跑鞋,全面優化了安踏彈力膠專利技術,全面采取環保可降解材料,以強效緩震功能保證運動安全的同時實現了環保訴求。同時,安踏隨時保持著對世界前沿科技的關注,與亨斯曼、杜邦、3M等業界領先企業深化合作,引入了最先進的抗菌技術和特富龍、新雪麗等新科技材料,讓消費者享受到更舒適的穿著體驗。

      近年來,安踏一直在科技研發上保持著高投入。“2005年安踏斥資3000多萬元,率先在國內成立了運動科學實驗室,依據運動員的身體數據進行運動科技和功能設計的開發。時至今日,實驗室貢獻了超過40項國家級專利技術。2009年,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被評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多年來,安踏一直注重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研發設計費用從1991年的200萬元,到現在每年不低于年收入3%的2個多億,增長了100多倍。”張濤說,“運動鞋的高科技是一種產品增值,我們要讓所有消費者都感受到安踏產品所帶來的高享受,同時,這也是一家企業對用戶應盡的責任。”

      “我們做得很辛苦,因為產品反映的是企業的良心。”正是安踏安安心心、踏踏實實的品質,奠定了今日中國本土體育用品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事實上,也正是這樣一批有良心的體育用品企業,成就了國內品牌的輝煌崛起,也再次證明,只有品質過硬,才能成就整個的核心競爭力,帶動整個行業走向輝煌的明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