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看碧生源品牌風波


    作者:楊榮堅    時間:2012-02-02





    農歷新年前夕,中國減肥產品“ 老大”碧生源陷入廣告違規風波。有媒體披露其產品具有危害性,其廣告具有虛假性,且作為上市公司,其產品研發與廣告投放比例嚴重失調。一向出言謹慎、擲地有聲的《人民日報》也以“給碧生源神話洗洗澡”,發表了旗幟鮮明的批評文章。可見,碧生源違規已在輿論環境上構成了認同氛圍。盡管碧生源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其廣告不存在違規行為,但是,目前還看不出這種自辯的有效性。

    據了解,碧生源旗下兩款暢銷產品分別是碧生源常潤茶、碧生源減肥茶。根據公開資料,碧生源常潤茶的主要功能為改善腸胃、舒緩便秘,主要成分為土茯苓、沙參、番瀉葉等;碧生源減肥茶成分包括綠茶、蜂蜜、番瀉葉等中草藥。上述兩款產品的主要成分均包含“ 番瀉葉”這一中草藥。有醫學專家曾對媒體表示,“ 番瀉葉”是需嚴格控制使用的瀉藥,長期依賴此類產品最嚴重可誘發結腸癌。

    碧生源上市文件和多份財報顯示,這家中國目前最為知名的減肥產品生產商,產品研發成本占營業額比率2007 年至2010 年均未超過1%,并在上市前產品研發依賴第三方配方。根據碧生源上市文件,其在2007 年產品開發成本為零,2008 年至2010 年6 月,產品開發成本也僅為331 萬元,只占其2007 年~2010 年超過15 億元營業額的0.2%左右。其上市不久發布的2010 年年報則顯示,其當年研發開支比率升至0.9%,但是同期的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比率則為48.4%,相差超過53 倍。此外,碧生源的上市文件還顯示,其兩種最暢銷產品碧生源常潤茶、碧生源減肥茶配方則分別僅以50 萬元、1 萬元的代價在2001 年、2004 年從第三方購入。

    時至2011 年,碧生源研發費用與廣告營銷費用形成的巨大差距并未得到太多改善:其上半年研發成本增至657.1 萬元,占當期5.12 億元營業額的1%左右;同期的銷售及市場營銷開支達到2.73 億元,超過了研發成本的41 倍。瘋狂的廣告促銷,是門檻不高的保健品行業的慣用招式,碧生源也不例外。4 年半投入廣告7.8 億元,撐起業績神話。其財報顯示,2007 年至2009 年,碧生源的廣告支出費用分別為0.49 億元、1.18 億元和1.97 億元,費用的同增比率分別為141%、67%和27%。伴隨著廣告的轟炸,碧生源的業績在上市的前3 年中復合增長率達到99%。在2010 年碧生源年度報表中,其解釋銷售和營銷費用的大幅上升原因為廣告費用增加。這一年,碧生源的廣告支出費用為2.50 億元,比2009 年上升了27%。2011 年上半年度,碧生源用于廣告的費用與2010 年同期相比上升41%,費用增幅再度放寬,達到1.65 億元。至此,碧生源在4 年半的時間中廣告支出總額約為7.8 億元,年均“ 砸錢”約1.73 億。而近4 年半中,碧生源營業總額為25.54 億元,僅廣告費用一項就占比超過3 成。

    有害的、違規宣傳的保健品是否涉嫌對消費者的欺詐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但是,這樣一家上市企業的行為卻至今未得到遏制,各種原因不能不令人費解。其實,碧生源廣告問題,早已有監管部門介入。該公司上市前的3 年,其廣告違規23次。雖然廣告多次違規,處罰卻似乎輕描淡寫。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處罰多為警告、停售或撤銷批文;僅在廣東,2007 年至2009 年碧生源接到了19 份公開警告。另一方面,在一些知名網絡搜索引擎中,輸入“ 碧生源”,前幾頁滿是廣告信息、正面信息。更有甚者,在碧生源廣告涉嫌違規的新聞曝出后,還有一些網站刊發該產品的宣傳軟文,而相關負面新聞卻在搜索引擎上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處罰輕、被處罰信息不暢,這是當前部分不法企業或企業敢于不法的重要前提。企業違規理當承擔法律的、行政法規的處罰成本。同時,還要承擔因信息公開而產生的信譽成本。但是,我們經常會看到,企業危機公關的有效性在信息處理上得到出色地表現。在為市場響應機制的微弱而無奈的同時,又要為消費者的不知情而嘆息。(楊榮堅)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