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恐龍紡織創始人、總經理蔡卡達談品牌經營哲學
上海恐龍紡織創造了中國家紡業界的奇跡,它的模式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復制:從來不舉辦新品發布會,從來不請品牌代言人,從來不進行招商加盟,而是拿下ESPRIThome、Wentex、TRUTRUSSARDIhome、Frette、Move、CK、N.H.、Paradies等1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代理權,與自創品牌恐龍一起并蒂花開。
在外界看來,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代理模式在家紡行業將難以為繼,然而,恐龍紡織一直堅守著而且創造了營銷奇跡。
學習性包容性的品牌哲學
低調進行品牌維護,低調推進終端擴展,是恐龍紡織的經營模式。
談起品牌的運作,總經理蔡卡達十分謙遜:“十幾年前,我們的品牌意識較為淡薄,代理品牌的第一個出發點是學習,抱著一種學習性、包容性的心態,從他們身上學習經營方法,了解為什么他們的知名度那么高、美譽度那么好、歷時那么長,因為這些都是在時間的沉淀下所積累的經驗。”
蔡卡達說:“品牌是在消費者心中的一種認可,沒有國籍限定,沒有你我之分,重要的是我們在維護、傳承這些品牌的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比如說ESPRIT,它剛進駐中國的時候,市場銷售所占份額不到百分之一,十幾年間,通過恐龍人的努力,現在ESPRIThom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幾乎占到全世界ESPRIThome銷售額的總和,在ESPRIT大家族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獲得了同行和品牌公司的認可,所以,代理品牌不存在做嫁衣這種概念。“我們代理品牌的目標有3個:第一,把學習放首位;第二,希望能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幫助他們適應中國市場,避免水土不服;第三,希望我們所代理的十多個品牌,能共同和諧發展,產生良好的效益。”蔡卡達認為,代理品牌其實是“師夷長技”的過程,我國家紡品牌在設計、研發、終端等方面比國際品牌相差甚遠,代理其實是學習向上的過程、是模仿進步的過程。
蔡卡達說:“當然,每個品牌都有其不同的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有差異就會有沖突,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從本質上講,多元性的文化是件好事,我們應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我是這個行業中第一個引進品牌的人,我也是第一個引進職業經理的人。我覺得,我們應該以一個開放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什么情況下允許多元化沖突呢?如果沒有沖突,也就沒有創新,只要沖突對企業發展有利,對品牌有利,對我們員工、對消費者有利,這些沖突都是可以接受的。有些時候視角不同,所站的高度不同,挖掘的深度不同,視域的廣度不同,看到的事情就不同。有些沖突只是發生在個別品牌之間,所幸我們還有自己的品牌恐龍,遇到沖突的時候,我們就讓恐龍做出一些讓步,給別的品牌多一點發展的空間,多一點發展的自由。”蔡卡達樸實的品牌運作之道蘊涵著深刻的經營哲學。
誠信經營開創代理新模式
蔡卡達代理品牌有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那就是品牌是金、誠信至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