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品牌、創造代表著以制造業為核心的企業集團進行轉型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的共同趨勢。‘首鋼服務、首鋼品牌、首鋼創造’就是在這種綜合思考的基礎上提出的,我們通過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建立中高端產品結構,高效生產低成本高端產品,從而達到發揮集團綜合實力和增強集團核心競爭力的目的。”對于首鋼的品牌建設,首鋼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繼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給出了這樣的解讀。
近年來,首鋼通過實施搬遷調整,總體硬實力已經處于很高的水平,設備工裝進入最先進行列。“可以說,‘首鋼服務、首鋼品牌、首鋼創造’是首鋼處于新的發展階段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朱繼民強調,“有了這個基礎,如何創新發展,依靠軟實力和硬實力結合進行發展,擺在了首鋼人面前。即使硬件再好,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軟實力的跟進,硬實力也不能發揮威力,沒有了用武之地,反而會拖累企業的發展。”
朱繼民表示,在創新驅動方面,首鋼進一步在體制機制上進行開拓創新,建立全員創新機制,使“首鋼服務、首鋼品牌、首鋼創造”落到實處,在發展領域和技術進步上取得突破。當前各行業都面臨著單一化不能支撐發展,僅僅依靠傳統產品,生存空間將面臨被擠壓的危險。對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的首鋼來說,必須在軟硬實力結合上下工夫。但是軟實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要有意識、有層次地培育企業的軟實力。在利用內外部資源方面,必須努力提升企業整合利用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的能力,這個能力決定著企業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同時,還要優化產品結構和增強盈利能力,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最終實現人與企業、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提升企業價值。
“‘首鋼服務、首鋼品牌、首鋼創造’是首鋼實施發展戰略、選擇發展方式、制定發展措施的內在要求。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首鋼就針對目標市場的需求,在增強制造能力,滿足市場的同時,更加注重建設服務能力,力爭促進產品銷量,擴大市場份額,進入行業前列。”朱繼民進一步表示。
朱繼民介紹,首鋼還把提升首鋼整體能力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大力推動各方面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創新能力,打造服務平臺。2011年,首鋼從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改革入手,實現了高效管理,理順了業務流程,建立了適應地方管理和多地布局的管理架構;建立起適應市場的協同機制,進一步完善圍繞重點產品的協同機制;研究分配體制的改革,發揮激勵作用,使收入分配和每個人的具體指標和創新能力掛鉤。
“時代要求鋼鐵企業必須要更快更好地研究產品、生產產品,這已不僅是技術研發部門的職責,也是各生產企業的職責,要求各生產企業要努力轉化、消化新技術,打造自己的創新能力,與技術研發平臺結合起來,在功能上更完善更強大。”朱繼民說,比如在打造硅鋼、汽車板、寬厚板等具有重大方向性產品的過程中,首鋼就利用自身力量和外部力量打造平臺,協同創新,并努力成為創新的主體,使研發平臺為我所用,同時,大力提升全員創新體制,研究最先進企業的做法,把全員創新納入在線考核,激發了全員創新的活力。
來源:中國冶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