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消費品展出海 助企提升品牌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29





      9月下旬,首屆中國消費品(澳大利亞)品牌展(以下簡稱“中國品牌展”)將在澳大利亞悉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作為在澳大利亞舉辦的首個中國消費品品牌展,本次展會展覽面積將超過1萬平方米,吸引近400家中國企業參展。


      中國品牌展由中國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主辦,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貿促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山東百特展覽工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法蘭克福展覽集團戰略支持。


      “通過此次品牌展,澳大利亞消費者將接觸到更多高品質的中國產品。”中國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局長劉殿勛表示,展會也將促進中國企業深入了解澳大利亞市場需求,尋找更多商機。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兩國在消費品領域的合作將邁上新臺階。


      “作為出境自辦展項目,中國品牌展是澳大利亞首個聚焦中國消費品行業的專業展會。”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白沁沁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品品牌在出海中經歷了從傳統家居和服裝到高端消費電子產品的轉變,并在近年擴展至家用電器、美妝個護、寵物用品等多個領域。


      本次中國品牌展將有來自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廣東、福建、江西、西藏等1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企業展示家居用品、家用電器及消費電子產品、園藝用品及體育戶外用品、禮品及文具、嬰童用品等五大品類產品。其中,平湖箱包、宜興紫砂、醴陵陶瓷等集中亮相,為消費者提供品質選擇與體驗。同時,智能旅行箱、交互式白板、可降解材料等產品將進一步迎合澳大利亞市場智能、綠色的需求。


      澳大利亞是中國第六大貿易伙伴國,同時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國。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參贊銜領事葉威表示,中澳兩國同處亞太地區,經濟互補、利益交融。此次品牌展將成為中國消費品在澳大利亞全方位展示的重要舞臺,也為更多澳大利亞消費者提供了在家門口深入了解中國商品的機會。


      “嘉特品牌希望通過這一平臺進入澳大利亞市場。”浙江嘉特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嘉特”)銷售總監邱杰表示,過去浙江嘉特多為境外品牌做代加工,其中有的產品在澳大利亞市場擁有較高占有率。希望通過此次參展讓更多代理商認識中國制造的“嘉特”品牌。


      在上海芮幾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朱近看來,近年來,中國消費品品牌在設計工藝和技術上不斷創新,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認可,也日益滿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提升。


      消費品創新升級“走出去”也不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影,其中較典型的就是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中國藝術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名譽院長、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告訴記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季益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史小明等也將參加澳大利亞中國品牌展。其中,季益順的作品《百寶壺》《玉金砂》等系列作品,以金絲鑲嵌與五色土填充,具有古代寶石鑲嵌復雜技藝,不僅提升紫砂壺的雍容華貴之感,也獲得國際收藏愛好者的追捧。


      “我們征集了名人名作100多件作品參展。”史俊棠介紹,宜興紫砂因材質得名,也因獨有的制作技藝而令世人傾慕,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之一。


      “中國制造‘走出去’,是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舉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首席研究員儲祥銀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品品牌“走出去”,源于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善與韌性,源于產品質量的提升。


      有調查顯示,2024年,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拓展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其顯著特點之一是對本土化的重視,同時伴隨著富含中國元素的文化傳播形式,以及在新興平臺上靈活運用的托管與半托管的運營模式。這些發展趨勢不僅彰顯了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上的快速適應能力和不竭的創新活力,也深刻展現了在全球化大潮中,中國文化自信的不斷增強以及品牌價值的全面重塑與提升。


      此外,為促進長三角地區企業在消費品、食品、科技研發,以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與澳大利亞企業開展更多元的經貿合作,本屆中國品牌展期間,上海市貿促會、上海國際商會和上海市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將在悉尼舉辦長三角—澳大利亞經貿投資研討會,為中澳經貿關系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0年前,我國首次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儲祥銀表示,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量、并向創造中國品牌轉變,這一進程增強了世界各國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和信任,從而有利于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讓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蘭馨)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