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電源:品牌引領價值向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16





      從清晨第一束陽光、第一縷清風被光伏面板、風機捕捉并轉換發電,到光儲融合、電解氫能,再到充電應用,一束光、一縷風承接著綠色使命,跨山越海,連接世界,架起從現在到未來的橋梁。


      11月25日,陽光電源舉辦品牌故事片首映暨PhDTalk活動,發布行業首支品牌故事片《連接綠色使命 共筑持續價值》,講述陽光電源以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架起連接之橋,布局光伏、風電、儲能、電動汽車及充電、氫能五大賽道,助力清潔能源轉換應用場景更豐富、用能方式更創意、使用體驗更友好,最終實現"讓人人享用清潔電力"的故事。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自1997年成立以來,陽光電源一直專注于新能源發電領域,截至今年6月,其在全球市場已累計實現電力電子轉換設備裝機超605GW,助力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綠色轉型。


      "過去27年,陽光電源不僅在光伏逆變器功率方面實現高達44000倍的顯著提升,還率先在中國推動光伏的規模化應用,更推出諸如8.8MW模塊化逆變器、10MWh交流(AC)液冷儲能系統、2000V光伏系統等多項具有全球首創性的技術。我們持續挑戰并突破設備功率密度的極限,對安全設計進行迭代更新,進一步強化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并有效簡化運維流程。"陽光電源光儲技術平臺電網技術中心仿真業務負責人胡超指出,每一度清潔電力的產生,都鐫刻著陽光電源技術創新的烙印。


      在陽光電源看來,新能源企業不僅要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上保持敏銳洞察,更要在競爭中根植技術,夯實能力,做長期價值的貢獻者,也要做好珍視資源、保護環境、關注社區、以人為本等方面的長期價值。


      如何將綠色理念落實到產品中?陽光電源國家工業設計中心總監汪睿認為,綠色設計是重要方法。陽光電源內部專門設立綠色設計崗位,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分析(LCA),囊括從原材料獲取、生產制造、物流運輸、運維使用到廢棄回收環節,并聯合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供應商開展緊密合作,充分驗證新材料和新工藝,確保其具備更好的環境友好性。"比如,陽光電源戶用逆變器使用5系和6系的再生鋁材,減少對于鋁礦石的開采;PowerTitan液冷儲能產品,用噴塑工藝替代噴漆工藝,減少廢水、廢漆渣、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每臺產品使用50千克塑粉,替代原100千克油漆。"


      位于沙特阿拉伯廣袤沙漠腹地的阿爾舒巴赫2.6GW光伏項目采用陽光電源"1+X"模塊化逆變器,搭載"自建電網"功能,為場站施工、項目調試提供臨時用電,在全球首次實現用"光伏電裝光伏",替代傳統的外網送電、柴油取電,推動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更低碳、更高效,為世界綠色低碳轉型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長期主義驅動可持續發展


      在北部灣中部,坐落著"中國最美海島之一"的潿洲島。這里的民生和生產用電主要來自燃氣、余熱、光伏等清潔能源。由于接入高比例新能源、不與大電網相連,潿洲島面臨著電壓頻率波動、慣量不足、電網不穩定等問題,特別在夏季旅游高峰期,斷電頻頻出現。


      今年2月,中國海油建設的全球首個海上構網型儲能項目--潿洲島5MW/10MWh儲能電站成功投運,采用陽光電源的構網型儲能技術,解決了上述問題。


      胡超介紹,隨著風光新能源作為主力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傳統電機發電慣量支撐不足,調頻調壓能力弱,帶來了構網需求。除了新能源接入比例高、電力電子設備使用比例高這"兩高",我國還有高比例特高壓輸電這個"第三高"。構網型儲能系統可以作為一個及時響應設備為電網提供慣量,穩定電壓、頻率,提供功率支撐,是未來電網發展的關鍵技術。陽光電源基于各地電網特征、需求和負荷差異,提出全生態鏈的干細胞電網技術架構,倡導因網制宜、一網一策、全場景構網策略,從實際應用需求出發,結合風光儲等新能源設備的特性,創新性應用控制策略、系統通信、信息感知三大層級技術,旨在助力全場景、全網況下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穩定運行。


      堅持長期主義的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創新從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中來,也從貼身聆聽客戶的需求中來。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地形復雜,且規模動輒百兆瓦以上,設備數量繁多,傳統人工巡檢任務重、效率低。"胡超介紹,基于光伏電站運維痛點,陽光電源攻克多項技術瓶頸,首次實現IV智能診斷技術在大功率逆變器上的應用。IV智能診斷技術通過高精度電流采樣及智能匯流箱同步技術,可高效、精準診斷電站異常,完全替代傳統人工檢測。"以安徽靈璧120MW光伏項目為例,通過IV智能診斷技術,15分鐘就可以完成檢測和診斷,而且能識別PID、遮擋、老化等16種主流組串異常,準確率達到96.73%。"


      讓人文關懷觸手可及


      技術創新最終是為人服務。讓綠色理念和市場更好結合,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優勢,提升經濟性。陽光電源充電事業部副總裁江添洋坦言,電動車用戶充電時面臨的最大困擾是,有充電樁但充不上電,主要原因是電動車的品牌、型號千差萬別,車樁兼容性較低。陽光電源充電樁對市場上主流的電動車型做過匹配測試,實現兼容性大于99.5%,避免充不上電的尷尬。同時,其在行業首創隔離風冷技術,以更少的資源投入和綠色環保手段解決應用痛點,給客戶帶來充得快、沖不壞和高收益的充電樁產品。


      "為了給新能源車主提供更便捷、舒適的充電體驗,我們在噪音管理上下了很多功夫,把充電終端的噪音始終控制在55dB(分貝)以下,讓用戶充電幾乎聽不到聲音。"江添洋進一步介紹,超充樁的槍線本身較重,用戶拿在手里使用較吃力。"我們和充電槍線廠商聯合研發,使槍線重量比普通槍線輕20%。在此基礎上,還開發出新型槍線懸掛系統,可以將充電槍的體感重量再減輕40%。此外,我們還專門做了無障礙設計,殘障人士也能方便充電。"


      設計是橋梁,連接著技術創新與用戶需求。"設計常常強調以人為本,設計師需要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去理解用戶。"汪睿認為,首先是提升使用體驗,產品要簡潔,沒有冗余信息,幫助用戶高效完成任務。"比如充電樁的用戶安裝場景復雜多樣,陽光電源充電樁去除傳統充電樁多個指示燈以及復雜的閃爍方式,采用智能軟硬件融合的設計方案,只用紅藍雙色指示燈代表設備的工作狀態,通過手機App來傳遞更多信息;其次是注重視覺體驗,產品需要與用戶環境相協調,陽光電源產品生命周期長達20年以上,希望若干年后,我們的產品仍然歷久彌新,既體現產品科技感,也要和用戶環境相協調。"


      在發揮清潔能源專業力量的同時,陽光電源還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企業戰略,未來將繼續在研發創新,應對氣候變化,賦能社區、員工與合作伙伴等方面深入思考并努力付諸實踐,以長期主義為宗旨,連接綠色使命,共筑持續價值。(記者 盧奇秀)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